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新趋势:二建提线引发的连锁效应!
更新时间:2025-07-2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257         

二建合格线提高

 

2024年7月14日,广西住建厅一纸通知,将二级建造师实务科目的合格线从原本的55分提高至72分,直接跃升17分,立刻引爆建造师圈层。一夜之间,考生朋友圈哀嚎一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据统计,今年全国已公布分数线的23个省份中,18个省将实务合格线定在满分的60%或以上。显然,过去那个“50分万岁”的宽松时代,已经画上句号。

 

但与其只盯着二建分数线的骤涨,不如认真分析背后的信号:作为住建领域的人才“蓄水池”,二建的“水位”一旦提升,势必会影响到一建、监理、造价等下游考试。尤其是9月即将到来的一级建造师考试,不可能无动于衷。

 

一、广西提线只是开始,全国“60%红线”成新常态

广西住建厅对“提线”的解释仅有一句话:“自2025年起,以科目满分的60%为合格标准。”尽管没有详细说明,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合格线将不再作为“调节阀”,而将被当作稳定的“硬杠杆”。

在以往,地方可以通过降低分数线来满足存量项目对建造师数量的需求。然而,随着房地产、基建等领域的增速放缓,主管部门对“量”的需求下降,反而更重视“质”的筛选。这就是此次提线背后的核心逻辑——不是为了限制考生总数,而是为了剔除低水平应试者,提升整体行业素质结构。

换句话说,合格线“硬化”,标志着考试正在由普及型向选拔型转变。

 

二、二建涨线如何影响2025年一建考试?

虽然一级建造师考试不会直接跟涨17,但其门槛提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未来的考试不再单纯拼知识记忆,而是更强调**“现场经验+规范理解+应急判断的综合能力**

2024年一级建造师实务考试(建筑专业)中曾出现一道典型题目:基坑坍塌案例分析,要求列出6条应急措施。最终标准答案中,只有3条为教材原话,其余3条必须结合《安全生产法》与项目实际经验自行作答。考生普遍反馈:背了300页教材,还不如去现场跟三天班。这种题型暴露了一个趋势——死记硬背转向案例判断,考试越来越像在招聘一位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而非只会刷题的背题家

 

三、命题思路转向:从死知识到真实场景判断

今年一建实务题很可能继续延续场景化、专业化、信息不完整的命题风格。比如:

二建可能考安全带的正确系法

一建则要求分析高空坠落事故的间接原因,甚至写出项目经理的应急处理流程

这类题目并非靠死记硬背就能答对,必须具备现场经验或较强的场景模拟能力。这种考法对真实的项目经理是利好,对闭门苦读的考证党却是致命打击。

此外,命题也越来越注重区分度。通过提升考题难度和多样性,考官希望能更精准地筛选出真正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员。

 

四、阅卷尺度或将收紧:更细致、更苛刻、更有经验门槛

虽然一建的合格线大概率仍将维持在96分(即60%),但真正决定通过率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分数线本身,而是主观题的阅卷尺度。

2024年二建阅卷是一次关键试水:全国大规模按照“60%合格标准打分,且社会反响平稳,为今后的主观题评分压线积累了经验。这意味着,今年一建的阅卷,很可能会直接借用二建的评判体系——

案例题漏写先支护后开挖,整题零分;

简答题未标明依据《建质规》第X,每处扣2分;

去年写8条得6分,今年可能只能得4分。

这种细致严苛的评分方式,将导致即使作答貌似合理,也可能因为未精准命中得分点而丢分。

 

五、从挂证到真岗:考试功能发生质变

在过去,不少人考一建只是为了挂证套利。但随着2023年资质改革落地,施工总承包资质对一建证书数量不再作强制要求,挂证市场一夜冷冻。现在企业更看重人证合一的真实项目经理、具备业绩的投标负责人。

这也倒逼招聘门槛上移,大量原本仅凭证书求职的边缘人员被排除在外。证书正在重新绑定能力,而非作为投机工具。

这也意味着:考试的核心不再是通过,而是通过之后,你能干什么。命题思路自然也从普及知识转向选拔人才

 

六、2025年一建,区分真经理背题家的分水岭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将成为一个分水岭。它不会是最难的一届,但一定是最挑剔的一届—— 

命题更现实,跳出教材,直指施工现场;

阅卷更细致,严控得分点,拒绝模糊作答;

通过率受控,压缩无实践经验者的生存空间。


对真正扎根项目、具备实战经验的工程人来说,这反而是一次回归本源的机会。当证书重新绑定岗位,当能力成为评判标准,个人努力才不再被稀释。 

从二建提线到一建精筛,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度洗牌。而这场洗牌的最大赢家,不是刷题最快的人,而是能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