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贵州二建考试偏题多,机考形式引热议
更新时间:2025-04-23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216         
标签: 二建考试

图怪兽_黄色创意零基础学计算课程封面.jpg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贵州省率先完成了2025年度的二级建造师考试。作为全国最早开考的省份之一,贵州的考试时间比大多数省份提前了整整二十多天。同时,由于贵州采用的是自主命题+机考形式,这场考试也引起了不少行业人士和考生的关注。


一、贵州二建“难”在哪?

今年的贵州二建考试,出题风格可以说是“冷热不均、出奇制胜”。无论是实务、管理还是法规,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很多考生表示:基础题目确实“基础”,但一旦遇到偏题,就是“犄角旮旯”型的冷门知识点,很多平时根本不会特别去记忆的数字类考点轮番登场。


以建筑实务为例,许多考生原以为施工工期、流程图、时差问题这类高频考点一定会考,但这些经典内容几乎被完全避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常出现、需要精确记忆的冷知识。这种出题方式,既打乱了大家的准备节奏,也对基础不扎实的考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此外,法规科目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容易得分项”。不少原本信心满满的考生在考完后表示:“整个考场都蔫了,一脸懵,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考场”。


二、机考形式究竟有多大不同?

今年贵州继续采用机考模式进行二建考试。与传统纸笔考试不同,贵州的实务题型由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案例分析组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案例分析题其实并不是简答形式,而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变形版:保留案例题干,答题部分以选择题方式呈现,考生无需打字,只需要在选项中选择即可。


这种设计,对知道知识点但不善于组织语言或动笔能力差的考生来说,实属福音。相比传统案例题必须写出一段段文字、讲究逻辑和表达能力,这种客观化的作答形式降低了文字表达的门槛,更注重“认知”而不是“表达”。


但同样的问题也存在:选择题“一错就全错”,失分更彻底,不像传统主观题可以“写上去多少就得点分”。


三、成绩出得快,真的更公平吗?

机考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成绩出得特别快。据官方透露,考后约5天即可公布成绩,比传统阅卷模式效率高出太多。此外,由于是客观题为主,评卷基本依靠系统自动判分,不受人为干预,也不存在卡通过率的操作空间。这对广大考生而言,的确是一种制度性利好。


相较之下,传统纸笔考试的主观题部分,在阅卷时可以人为控制打分尺度,通过“松紧拿捏”调节整体通过率。而机考则打破了这一层“人为调控”的空间,使得考试更加透明和直接。


四、每年都有难点,也总有人通过

尽管考后讨论区中“难”、“偏”、“卷”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每年依然会有一批人顺利通过考试。这说明,只要备考踏实,掌握知识点足够牢固、做题有针对性,即便题型新、考点冷,也不是过不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年水利专业实务尤其难,多位考生反馈考题跨度大、细节多、专业性强,几乎是一建水利的“平替版”。从中可以看出,二建考试的难度和方向,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建考试的趋势走向,也为后续考生敲响了警钟:别指望轻松拿证,越热门的科目,越“卷”。


五、缺考率依旧高,备考不等于报考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贵州二建考试也存在不低的缺考率。一些监考人员表示:“能坐满三分之二的考场很少”。从数据侧面反映出一个现象:报名和缴费的人很多,但真正按时参加考试的人数远远不如报名人数。无论是准备不充分还是临时放弃,这种“有名无实”的考证态度,也让人重新思考考试制度的真正意义。


贵州今年的二建考试,虽然难度高、偏题多,但也折射出当前考试改革的趋势。**从题型的客观化转向、到出题的综合性与细节性考查,再到通过机考实现的效率提升和公正评卷,都是未来全国考试改革的风向标。对考生而言,要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除了“会听课”“会记忆”,更要“会理解”“会做题”“会总结”,这才是真正的备考之道。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