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核查来袭:企业资质注销潮是否不可避免?
更新时间:2024-12-20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3222         
标签: 企业资质

企业资质

 

1120日,住建部发文启动了新一轮的资质动态核查,这一举措如同一记重锤,直接击中了建筑市场的核心问题。此次动态核查不仅针对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转包或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的企业,还重点核查了通过告知承诺方式申请资质、聘用违规职业资格人员等问题企业。对于许多建筑企业来说,这次动态核查无异于一场生存大考。

 

河北与山东已率先行动

河北省迅速响应,通过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嵌入《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和相关政策要求,每日自动比对企业注册建造师的专业和数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此硬核的核查手段,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不给企业留活路

 

与此同时,山东省济宁市也下发了最新动态核查通知,将辖区内所有施工企业纳入核查范围。这种全面覆盖的核查方式,比以往的抽查更加严格,无疑加大了企业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山东省已开展过类似的核查,当时市场证书价格一度上涨,但由于整改时间仅为三个月,价格波动并未持续。

 

动态核查背后的深意

动态核查不仅是监管部门对企业发出的警告,更是对行业规范化发展的促进。然而,核查的模式和执行手段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通过四库一平台,主管部门完全可以自主核查企业资质与人员配备状况,是否有必要发动大规模行动?一些人认为,这种方式更像是提前放出风声,让企业自觉整改。

 

实际上,动态核查与挂证专项整治两项工作交叉进行,导致市场上符合资质要求的证书数量越来越少。企业为了应对核查,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寻求符合标准的建造师和职称证书。这无形中给了中介机构抬高价格的机会。

 

中介市场是否迎来新一波热潮?

春节前后,证书价格是否会因动态核查再次上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短期需求增多的情况下,二级建造师的价格或将迎来小幅上涨。然而,这种价格波动的持续性令人存疑。通常动态核查只查三个月的社保记录,因此企业多倾向于寻找短期证书,避免长期负担。

 

不过,这一过程中,中介市场的活跃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乱象。一方面,证书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更大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市场对符合要求的证书需求激增,也暴露出建筑市场人才供需失衡的现实问题。

 

资质注销潮或成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动态核查可能迫使部分中小型企业选择断臂求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资质证书已然成为一种鸡肋,继续维持成本过高,注销或转手则能及时止损。不少业内人士已观察到,近期各地企业注销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现象明显增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动态核查的震慑力

 

行业未来走向何方?

当前,建筑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整顿与规范化浪潮。资质动态核查与挂证整治的双重压力,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尽管短期内行业或将经历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规范化管理无疑有助于建筑市场秩序的重塑。

 

未来的关键在于,动态核查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平与严格执法。对于违规企业、中介机构乃至个人,唯有通过严格的监管与惩处,才能遏制挂证现象和资质滥用问题,让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这一场资质注销潮是否会持续扩大,仍需时间来验证。然而,企业与从业者的反应无疑已经说明,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牌。这场动态核查的风暴能否最终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拭目以待。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