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广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关于治理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弄虚作假问题的通知》,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中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提出了严格治理措施,旨在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的资质管理,确保市场的公平性与透明度。此通知一经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针对倒卖资质、资质人员挂靠等不正当行为的严厉打击。
严打资质倒卖行为
通知的首要目标是严厉打击资质倒卖行为。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倒卖资质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买卖”建筑企业的资质证书,帮助企业快速获取施工资质,绕过了本应符合的资质标准和人员要求。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尤其对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压力。
传统的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资质,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培养技术负责人,并在多个项目中积累业绩。而一些小型企业通过购买或挂靠资质证书,绕过这一过程,获得与大型企业同等的资质认证。这种现象不仅令业内人士感到不满,也让资质管理体系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因此,广州市住建局此次发布的通知,提出要强化对技术职称人员的考核要求,杜绝资质证书的“复制粘贴”现象,尤其是对半年内申请过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其为多个公司提供资质申请服务。
提高技术负责人的审核标准
另一个关键点是对技术负责人的严格审核。技术负责人在建筑企业资质申请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常需要具备相应的业绩和资历。然而,随着资质改革的不断推进,技术负责人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根据通知要求,申请建筑业资质的技术负责人除了必须符合四库一平台的资质要求外,其业绩也需要达到A级或B级,这无疑增加了申请资质的难度。
业绩核定的标准也变得更加严格和细化,住建部门将对企业提交的业绩进行实地核查,重点审核项目的规模、工期、实际造价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二级资质的业绩核定中,项目的层高、面积、跨度、建设高度等标准将成为审核的关键条件。企业不仅需要提供施工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等文件,还要确保建设单位在相关平台上录入项目的详细信息,并对提交的业绩材料进行核实确认。
这些严格的审核标准意味着,建筑业资质的申请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提交过程,企业必须确保所有项目和人员的信息真实可靠。因此,许多企业对资质和业绩的准备工作也变得更加谨慎和规范。
严格核查,防范弄虚作假
此次通知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资质申报中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在建筑行业中,一些不法企业通过伪造项目业绩、提供虚假资料等手段,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资质。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使得具有真实能力的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机会。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广州市住建局决定加强对建筑企业资质申报时项目业绩的核查,特别是对技术负责人的资历、业绩以及证明材料的审核。
与此同时,资质审核部门将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合作,通过综合比对和实地核查等手段,确保企业提供的业绩信息真实有效。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对其资质进行撤销或调整,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业绩要求让“挂证”更难
随着资质审核标准的提高,带有业绩的建造师证书变得尤为稀缺,也因此变得异常宝贵。有证书的建造师在市场上相对较多,但具备业绩的建造师却不多。因此,具备项目经验和业绩的建造师证书成为了许多企业争抢的对象,这也直接影响了“挂证”市场的生态。对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来说,严格的资质要求和业绩核查标准无疑是一种公平竞争的体现。资质和人员的严格要求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结语
总的来说,广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此次发布的通知,标志着建筑行业资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也反映了住建部门对建筑市场中不正当行为的严厉打击。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只有具备真实业绩和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企业应在平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确保所有资质和业绩信息的真实可靠,避免“挂证”等不正当行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建筑企业资质延续争议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下一篇: 证书挂靠,什么是有效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