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这个政策也是为了保证资质审核的公平与准确。
但是,因特殊原因而需使用外地专业技术资格的,应首先到当地人社局核实、验证。
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职称证书都是可以跨省使用的,不过这个要取决于发证机构,只要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办的,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社会化评审的人社局或职改办下发的证件通常可以跨地区使用,由于其全国统一,一般都可以跨区域通行。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一些国有企业和企业对本系统内发放的职称证书也是认可的,此时,证书是可以跨系统的,不分地区的。
其次,各地对各省职称的规定各不相同。例如,广东省要求外省职称证书需要进行转换,而转换流程与重新评审流程一致。
还有职称资格证书的本质也对其普遍性产生影响。若证明系在单位内办理,则其普遍性只局限于本单位,出了这个部门后,其它单位对此可能不太认可。
京津冀等多个省市之间,也存在着证书可以互相使用的情况。就象江浙沪地区的二建一样.
然而,职称证书长期以来受了不好的评价。由于各个区域使用的评价方法及标准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区域的评价指标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人才供求情况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取向来确定。比如,在部分急需的领域,可以适当放松职称评审条件,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还有一种不好的评价,那就是在职称证书上有造假的情况,例如成绩造假、数据 PS等等。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就像安徽省刚刚公布的,技术主管的表现,只有在交社保期间的业绩才算业绩,没有缴纳社保的,都不能算作业绩,这也是为了避免造假。如果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更严格,更统一,那就更有权威了。
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职称评定都要如实地体现出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准。客观,公平,透明。
上一篇: 广州安全员C证在哪报名
下一篇: 有业绩的证书更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