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勘察设计行业如何度过严寒!
更新时间:2022-11-1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55         

在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和持续不绝的疫情影响下,上海勘察设计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之中,“活下来”成了各家企业目前最现实的任务。自己要怎么活下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规模、不同体制、不同业务类型、不同管理模式的企业,存在着“冷暖”不均、困境各异的现状。总体来看,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压力比一般民营企业要大;与依赖单一业务体系的企业相比,运营多元化的企业更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快速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所遭受的影响要小得多。此外,国际环境、区域壁垒、市场价格下跌、政策调控阵痛等因素,如海外市场、房地产市场萎缩、新建工程整体下降、钢材价格暴跌、设计费持续走低、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竞争不足等。同时,随着城市更新等存量改造业务的持续增加,市政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业务持续发展,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黄河中游、成渝等具备发展潜力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双碳业务等,也为部分企业带来了机遇。


勘察设计行业如何度过严寒!


一、上海大型国有建筑设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拥有45%的上海及在外地区,并将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大湾区作为重点;在国外,公司的海外业务已经严重萎缩,大约在1%左右。新的合同和新的合同在2021年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且整体上也具备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2017年,公司开始实施数字转型,并在2021年继续实施其80%的业务运作。因此,其数字管理平台在2022年上海爆发疫情中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其中一家是以水利设计为主的企业,其压力来自于上级部门的评估指标以及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据他所说,上海有近五十家同业竞争企业,同时还有来自国外的竞争者。此外,由于其自身体制的特殊性,很多相关的工程都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的设计公司来做,上海的水利设计公司在海外的工作就更为艰难。到2021年,其在外地的市场占有率为27%,远远落后于公司的40%。所幸上海的基建工程于2022年下半年开工,这使公司有了一些信心。;相比之下,中国的一家以 **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很低,尤其是海外市场。去年, **总包的销售收入高达60亿,远远超出了设计的范畴。海外采购、施工等方面受国外疫情的影响。为此,公司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非核心人员的人数。虽然今年上半年新签入球员的情况并不理想,但他们表示这将会持续。另一家以房地产公司为主的公司,大约70%的住宅行业,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导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收入差距很大,上半年的投资增速还在上升,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下降。随着房屋面积的缩减,房屋的单价也在逐渐的下降,尽管国家的政策很宽松,但是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于是从去年中起,公司就开始进行了调整,从去年8月起,收购了医疗、建筑咨询、 TOD、城市更新等,以此弥补住宅业务下滑带来的损失。此外,公司将加快数字化、低碳发展的脚步,借助自身的地产业务,将重点放在 BIM及垂直行业的软件研发上,致力于为节能型楼宇提供集成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二、国家有上海一家大型的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公司,由于其在铁路方面的投资并没有降低,在疫情期间,通过在外地建立应急中心,利用外地分公司和项目部进行协调,有效地降低了对上海区域的封锁带来的不利影响。但目前,全国各地的传染病仍在持续爆发,实现全年的各项经济指标比较困难,但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实现。总体上,没有出现薪资下降、下岗等现象,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还有一家钢铁公司的设计院,因为房地产的原因,以及这次的疫情,都给波及到了。房地产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产业链很长,受到这种双重打击,钢材的价格大跌,也会对下游设计院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会造成一些单位的亏损。以前的钢铁行业还能迅速调整,但这次受到的影响更大,根本没有复苏的征兆,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应对接下来的困难。比如节俭,以保证资金的流通,积极寻找新的方法。上海环保工程咨询,检测,技术服务。本地品牌的辐射优势在这次大流行中已经被消磨殆尽,所以到2022年,他们将很少有新的项目。由于当地财政困难,很多企业在当地的业务活动受到限制,国有资本项目的回收也很困难。同时,上海的外资企业也遭受了这一疾病的冲击。公司对上海“双碳”、市政基础设施、五大新城的发展机遇充满信心。


三、上海一家规模近千人的大型综合性工程设计院,从2019年开始实施数字化改造,引入集成的 MIS、集成大数据、实现设计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搭建统一数据平台。这一转变被证实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在疫情期间,通过线上推广、网上洽谈、视频会议、网上签约等形式,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新的经营模式也为公司的自我拯救开辟了新的道路。上海一家大约700人规模的设计院也利用了数字化管理的转变,但在这场疫情中,所有由甲方提出的工程都没有受到影响。公司的业务以本地市场和政府部门的业务为主,对公司的冲击不大。但是,各专业间、部门间的发展不平衡,市政强,建筑弱。在复工和产后,当地市政道路、水利、河道整治等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工程款也在逐步收回。但是房地产行业的恢复速度很慢,并且近期很难改变建材板块。而那些依靠单一房地产开发的公司,则受到了重创,比如一家300多人的建筑公司,他们90%的产业都是地产,包括管理人员在内,人均产值高达80万元,但今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寥寥,仅能发放基本薪资,人员流失率达到40%。现在,公司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包括增加公共工程比重,争取与中央国企合作,从单一的建筑业务拓展到多个专业的综合服务,业务链延伸到施工图设计。比如一家十几个人的小型建筑设计公司,签订的新合同数量近零,正在开发的项目很难收回,收费也很低,房租、员工工资都很难保证,这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上海政府在上半年出台了《上海市全力抗击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包括21条和50条扶持企业的政策。外援不能依靠,市场不能兴旺,只有在坚持、等待的同时,努力修炼自己的专业,使自己相信:“冬天去了,春天也会来的?”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