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对新资质标准(勘察)意见稿的4点意见:历史不容开倒车
更新时间:2022-06-1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1880         

截屏2022-06-15 上午9.12.24.png


今年年初部发的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建筑各个行业的震动。


网络的说法:

水暖气已经阵亡

动力岩土截肢

建筑结构受重伤


我们的人才群群情激奋,特别是年轻的岩土技术人员。

昨天中午部发文件出现在住建部官网,到昨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已经有读者反馈住建部预留的邮箱已经爆满,据说住建部的邮箱是15G的邮箱。

不少勘察设计各行各业的同志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意见。

岩土领域也发出了不少声音。

人才群的大佬也鼓励我通过挂靠网说几句。

我们搞技术的人,常常不善言辞,更不善于文笔。

所以要我写文章,对我实在是勉为其难。

所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我这个竖子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英雄投稿投递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如果有不恰当之处,也请我们的读者、岩土界的前辈、同行、各级领导多多海涵。

本人绝无任何恶意,坚决支持各级领导,构建和谐社会。

针对2022年2月25日住建部部发征求意见稿《工程勘察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


我们提出4点意见。

1.个人执业制度的倒车。

2.资质标准结构不均衡,头重脚轻。

3.错误的强化了职称体系。 

4.技术人员地位、待遇倒退。


1.个人执业制度的倒车。

自岩土领域施行的执业制度以来,已经有近20年。

这20年也是逐步确立执业制度的过程,目前已经逐步完善。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五方责任主体以及项目质量责任终生制。

但这次征求意见稿最让人诟病的一点是勘察乙级居然不需要配置执业人员。

就像一所医院不需要配置医生,一个律所不需要任何律师。一个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勘察单位居然不需要配置执业人员,那么他怎么开展业务呢?

完全无视了我们的执业制度,是要假装这个制度不存在么?还是说公然鼓励这些企业钻空子、想歪主意?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建议是:

勘察乙级应至少配置一名执业人员。




2.资质标准结构不均衡,头重脚轻。

现行2013年勘察标准


截屏2022-06-15 上午9.00.11.png


2022年征求意见稿勘察标准



截屏2022-06-15 上午9.00.19.png


现行2013版本的勘察企业资质标准中,

对于综合甲级、专项甲级、乙级、丙级的注册人员要求是852阵型。

去年部发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

对于勘察综合甲级、专项甲级、乙级的执业人员要求是520阵型。

今年第二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中,

对于勘察综合甲级、专项甲级、乙级的执业人员要求是820阵型。

不得不说,去年的520阵型闲得均衡一些,但综甲总8到5又到8,中间显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目前的820阵型显得非常的怪异。

如果是放管服,降低企业资质标准,那么为何综甲没有降低。

如果是综甲那么重要,甲级和乙级就活该去死了么。

特别是乙级,要求为零,就显得更突兀。

另外,综甲的一些其他一些标准显然也是在保护范围中,就不一一细说。

突兀还不要紧,关键是这个结果,将来会直接影响整个勘察市场。

未来的情景可能是甲级和乙级评个你死我活、乱七八糟,综甲分基地开遍全国。

因为综甲的升级难度相对于加甲级和乙级变得非常不匀衡。综甲在长期竞争中将保持相对优势地位。

因此,我们第二个重要的建议是:

均衡配置各自资质标准的门槛,比较理想的阵型是631阵型。



3.错误的强化了职称体系。


新资质标准中强化了职称体系,赋予了和执业资格相同的作用,比如勘察乙级对于技术负责人的要求。


截屏2022-06-15 上午9.00.37.png


此处是怎么看怎么怪异,像个怪胎。

从常理上讲,

中级职称有能力担当一个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么?

一个中级职称可以和一名执业人员相对等么?

现行的执业制度之下,一个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是怎么在近五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拥有勘察业绩的呢?

如果实践中,企业聘请了一个执业人员进行执业,那么审核他报告的人仅仅具备中级职称,却连执业资格都没有,谁能说说,一个没有执业资格的人怎么能指导、审核一个有执业资格的人?

这份文件就是执业制度的历史倒车。

因此,我们第三个重要的建议是:

一个合格的勘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必须拥有执业资格。


4.新标准使技术人员地位、待遇倒退。

国家要放管服,要打击挂靠,政策我们都懂。

作为行业人员,我们更是举双手赞成。

良好的制度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可靠保证。

但这份意见稿客观上是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地位、待遇。

众所周知,岩土领域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一个优秀的技术骨干往往能够撑起一个企业。

第二,是服务型的行业,我们全过程的服务于建设单位,虽然现在常常是跪式服务,但技术人员是最难跪下的人,因为技术人员更尊重知识、技术和经验,但普遍情况是,技术人员地位低下,领导压着、经营逼着给跪了。。。跪的又无奈,又屈辱。

近20年来,随着执业制度的完善,岩土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待遇也有明显的改善。虽然行业下行、竞争惨烈,虽然领导不重视、经营压力大。但因为拥有签字权和盖章权。我们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底气敢说两句。

客观上,企业资质对于执业人员的要求造成了执业人员的稀缺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稀缺性和签字权结合,才能有我们技术人员的底气。

水至清则无鱼。

人员稀缺,企业才重视。年轻人才有盼头。挂证那点事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杜绝。

这些年,资格考试的制度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为什么呢?因为有盼头啊!盼着能拥有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考试的系统性以及相对公平性的考察也训练了大量的具备系统知识的技术人员。

我们的年轻人都努力学习、努力考证。

这是好事。

新的征求意见稿,客观上,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地位和要求。

因此,我们的第四个重要的建议是:

新资质标准应该提高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们对本次征求意见稿的4点意见。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