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挂证”一直是灰色地带,但近几年监管越来越严,“证书安全”成为建造师、注册工程师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浮出水面:中介盗用挂靠证书,并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你在外省缴纳社保。
最近就有325建筑网的会员爆料,一位注册岩土工程师委托中介寻找挂靠单位,结果在查询个人社保时,发现有3个月的时间在两个省份同时有社保记录。而他本人只在一个单位工作,并从未与第二家单位接触,更没有签订任何协议。追问之下,中介支支吾吾,最后单位告诉他,是中介提供的个人资料,他们就照办了。
这不是个例。近年时有类似案例曝光:你把职称证书的扫描件和身份证号码交给中介,本来是为了合法挂靠,但一旦材料外泄,就可能被中介擅自安排“挂证”,甚至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你缴社保。要知道,在多个省份同时缴纳社保不仅影响社保待遇,更会触发住建部的“挂证识别系统”。
很多人还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住建厅不可能查得那么细。但事实是,住建部可以调取全国社保数据,早已具备发现异常社保缴纳情况的技术能力。天津市建委就曾收到住建部推送的“疑似挂证”名单,涉及人员因多地交社保而被重点核查。这说明,住建部不仅能查,而且正在查。
如果你曾经将证书信息交给过中介,即便没有正式挂证合同,也建议你定期查询自己的社保情况。我曾发布过一篇《全国各地社保,一键查询》,就是为此目的而写。有的朋友直到证书被锁、无法注册,才发现原来早在外省“被用证”了几个月。
至于“在不同省交多份社保行不行?”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不行,除非你想冒挂证的风险。现在的监管手段远比过去严厉和精准,一旦被查出,轻则证书冻结,重则三年不得注册,甚至影响今后评职称、资格晋升。
中介盗挂、资料滥用,已经成为证书持有人面临的新隐患。对抗这种风险,靠的不只是谨慎,更是主动防范。别把证书安全寄托在“运气”上,只有定期自查、警惕资料流出,才能真正守住这块饭碗。现在的挂证,不仅不好赚,还可能让你付出惨痛代价。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