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住建局资质延续新规放宽?“承诺制”背后是改革还是无奈?
更新时间:2025-07-17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6235         

一级建造师社保承诺制政策解析 


近日,某地住建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建筑企业资质延续的补充通知,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新规最大的变化在于,延续申请中关于建造师社保的要求发生了转变——原本需要提交企业社保账号或社保缴费记录,如今允许企业选择“社保承诺制”,不再强制提供社保材料。

 

这看似是一次服务型政策的优化,但细细一想,其中耐人寻味。为什么以前那么严,现在突然就放宽了?为什么去年严查挂证查得热火朝天,现在就靠一纸承诺替代了实打实的社保数据?难道是查不下去了?如果继续硬查,企业资质大面积无法延续,后果恐怕不是系统能承受的。与其全面崩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政策措辞来看,依旧是那套标准话术:深化改革、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听起来很好听,但实际执行层面已经从法制管理转向了人制弹性,这是制度设计上的根本性转变。承诺制确实降低了企业操作难度,服务了市场上的部分企业,尤其是那些本身建造师社保存在瑕疵、不合规、甚至挂证风险的企业。但反过来,那些规规矩矩、早早按照原规定提交完整社保材料的企业,反倒成了吃亏的一方。原来政策下跑断腿、交齐材料的企业,如今一看政策突然放宽,心里不冤枉吗?这就像高考前两个月告诉考生考试不考数学了,那之前天天刷题的学生情何以堪?

 

政策朝令夕改,不仅影响的是办事效率,更是对企业公平感的伤害。一刀切时搞得人人紧张,严管时处处设限;结果风向一转,政策软化,承诺即过。谁来为此前的严格合规成本买单?那些守规矩的企业,在合规压力最大的时候咬牙坚持,如今却看着别人轻松过关,自然心中不平。长期来看,如果政策总是这种严一阵、松一阵的风格,企业还有动力去严格自律吗?

 

此外,虽然政策中写明承诺制延续后将进行动态核查,但并没有明确是全面核查还是抽查核查。按照过往经验,基本是抽查为主,不合格的给整改期,再补材料、再承诺,如此往复,流程变成了形式,制度成了套路。这种走流程式监管并不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反倒放大了制度的不确定性和政策执行的不对称。

 

我们理解监管部门的处境。一方面,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行业规范管理,防止人证分离”“挂证等乱象;另一方面,也要保就业、稳经营,避免因为一纸严查令导致大量企业资质无法延续,影响工程进度和地方建设。但改革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该硬的时候硬,该松的时候松,不能今天讲制度刚性,明天讲灵活弹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公平性,而不是哪边声音大就往哪边倒

 

或许社保承诺制是一种阶段性的妥协,是监管与市场之间暂时的平衡。但要真正优化营商环境,还得在制度设计上给出更加明确、透明、可执行的长效机制。该严的严,该松的松,别再让企业在到底听哪个政策的混乱中苦苦摸索。对于正在申报延续资质的建筑企业来说,他们不怕规范,怕的是朝令夕改、标准不一;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真正的服务企业,不是一纸承诺放权了事,而是建立清晰的红线、可预期的流程、稳定的政策逻辑。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