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西藏发布重磅新规,挂靠行为将被严查
更新时间:2025-07-0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115         
标签: 西藏建筑新规

西藏建筑新规


西藏自治区出台了全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这是一场系统性的大改革,几乎涉及招标投标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新规目的明确,就是要清除行业乱象,提升从业门槛,让真正有能力、有信誉的企业和人才脱颖而出。


全面推行智能电子评标,五个自动直击围标痛点

西藏的房建市政项目全面启用智能化招投标系统,彻底告别手工操作,招投标流程更加透明高效:

1.自动匹配条件:系统先审核资质是否合规,不符合条件的企业直接被剔除。

2.自动电子清标:系统比对报价和工程量清单,识别虚高或虚低报价,精准识别不平衡报价行为,打击围标串标。

3.自动抓取数据:系统从数据库中提取真实业绩、信用信息,杜绝伪造材料、虚假信息。

4.自动评分评审:按照固定算法计算得分,大幅度减少人为操作空间,保障评审客观性。

5.自动全过程监管:从报名、投标、开标到定标,系统全程留痕,形成责任链条,杜绝暗箱操作。

这一整套机制的核心在于让规则回归本质,让评标看能力、拼实绩,对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和考证人来说,是一大利好。


项目经理必须到场答辩,技术实力现场见真章

西藏不再简单以评分高低决定中标人,而是推行系统推荐+现场答辩的方式。系统会选出35个候选投标人,招标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在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必须亲自参与现场答辩。答辩内容包含施工方案、管理经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是否具备高原施工经验。

高原项目有其独特性,答辩现场能够直观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懂行。如果只是挂名、不具备实际管理能力,现场就会露馅。对于有真实施工经验、懂高原作业的项目经理来说,这是极好的展示平台,也进一步打击了挂证不出场现象。


技术负责人强制要求建造师证书,双证人才需求上升

新规明确提出,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这相较以往仅要求技术职称的标准而言,是一次显著的加码

项目经理本就需要建造师证,如今技术负责人也要具备同样的资格,这意味着市场对建造师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具备建造师证和工程师职称的双证人才将成为项目争抢的核心资源。


空壳公司、造假企业面临严查,重信用才是硬通货

新规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更加严格:

1.项目经理业绩需要提前审查,缺乏类似项目经历将无法参与投标。

2.企业信用等级为D的,将被限制投标资格。

3.出现围标串标、转包挂靠行为的企业或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受到联合惩戒。

4.评标专家也被纳入监管体系,审核责任细化,一旦发现违规,将面临暂停资格甚至追责处理。

可以说,这是对行业生态的全面刷新。没有实战能力和诚信记录的企业与个人,将难以立足;真正有能力、有记录的从业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实名在岗核查与资金共管制度保障工程安全与稳定

监管重点不再只停留在招投标环节,而是延伸至施工现场。通过两场联动机制,主管部门将同步查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等关键岗位是否实际到场履职。

同时,项目资金将设立共管账户,工程款支付流程全程受控,有效防止资金挪用、恶意欠薪等风险。

对现场施工人员来说,这无疑是重大利好,薪资发放更有保障,对行业规范发展也是一次深度推动。


规则变了,未来属于真正有实力的你

西藏此轮改革释放出明确信号:靠挂名、走关系、拼运气的时代正在落幕;拼证书、能力、实干的时代正在到来。

想进场淘金,不再是考个证就行,而是要真懂项目、真能落地、真能带队。

如果你正在犹豫是否备考建造师证,这次调整无疑是一次明确的提醒。证书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就业机会,更体现在是否能真正被用起来

建议如下:

1.正在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尽早考取建造师证书;

2.年轻从业者应多积累实际工程经验,特别是高原、山区等特殊环境下的项目经历;

3.企业要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杜绝侥幸心理,打好长期发展的基础。

这场制度变革是一次洗牌,也是一次机会。未来的市场,将更加公平透明。谁有真本事,谁就能站稳脚跟。行业在变,唯有实力与诚信,才是立身之本。


上一篇: 企业拿到资质后,怎么维护才有效?

下一篇: 无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