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级建造师行情下滑了吗?真相在这里
更新时间:2025-07-01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117         

一级建造师挂靠行情下滑


过去两年,一级建造师证书的市场行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曾经炙手可热、动辄数万元挂靠费的证书,如今价格不断下探,部分专业甚至出现“挂牌无人问”的局面。这种下滑趋势,让无数建造师感到迷茫,尤其是那些持有“唯一社保”的人员,更是措手不及。


然而,一级建造师挂证行情的起伏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行业变局。在挂靠退潮、监管收紧的当下,真正属于履职建造师的时代,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一、行情下滑背后的真实原因

第一,资质延续集中释放需求

2022年至2024年,各地相继推进资质动态调整与延续工作,不少企业提前“囤证”,导致短期内建造师的用证高峰已过。当前阶段,许多企业完成资质延续任务后,用证需求锐减,直接造成证书市场冷却。


第二,挂靠清退持续推进

住建部早在近年已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注册建造师管理,实行“唯一社保”原则、多地推行“现场履职核查”“入场实名登记”等措施,大量非唯一社保建造师的挂靠渠道被切断,证书陆续回流市场。供需关系一旦失衡,价格自然下滑。


第三,建筑行业整体承压

宏观经济调整、房地产投资收紧、新开工项目锐减,使得施工单位项目量下降。很多企业主动“缩表”或压缩开支,在资质维持之外,减少不必要的证书投入。


二、挂靠式微,真实履职迎来“政策扶持期”

就在行业普遍低迷时,江西省住建厅发布的一份红头文件,成为建造师市场的“风向标”:自2025年10月1日起,江西将正式实施投标核查制度,中标候选单位将被核查其注册建造师是否按专业、按数量配备齐全,若不符合要求,将直接被废标。


这一政策释放出两个强烈信号:

第一,挂证无用、空挂无效

不论你有多少证书、证书挂在哪个企业,如果不能满足“对应专业、真实履职”,将不能再被用于投标和资质认定。


第二,市场将回归真实需求

企业要想正常投标、保持竞争力,必须确保建造师数量与项目匹配,必须落实社保、参与现场履职,建造师不再是“挂靠资产”,而是“施工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政策不仅限于江西。福建、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宁夏、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也相继发布类似要求,行业监管已不再是“局部试点”,而是逐步走向“全国统一”。


三、建造师市场新格局:履职才是真正的“含金量”

传统意义上的“证书挂靠”,依赖于制度的灰色地带。如今这种玩法正在被“唯一社保+实名履职”彻底封死,真正愿意落户企业、参与项目的建造师,才具备市场价值。


例如:

1愿意跟项目走、有现场经验的建造师,在企业眼中是“工程刚需”

他们不仅能助力投标,还能参与竣工备案、验收、资料签章,是真正不可替代的工程管理骨干。


2某些热门专业证书依旧紧俏

例如市政、公路、水利、机电等专业的一级建造师,在大中型施工企业中仍属紧缺人才,尤其是愿意配合全国异地社保、能接受短期驻场的人员,行情依旧坚挺。


3“带岗履职型挂靠”可能成为新趋势

部分企业愿意以更高待遇聘请能配合短期出场、现场考察、社保落户的“带岗建造师”,告别纯挂靠,迎来“柔性履职”阶段。


四、未来趋势:挂靠终结、行情修复、证书价值重建

过去的建造师市场,是一场“挂靠投机”的游戏。未来的市场,将回归“履职导向”的价值评估。建造师要真正掌握以下几点:


1主动履职比任何挂靠都靠谱

要让企业愿意用你,必须提供实质价值。熟悉施工现场、了解投标流程、能签章盖章、懂资料验收——这些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2尽量保持唯一社保、资质对口

无论在哪个单位落户,确保证书与资质、业务范围一致,是今后行业备案、审查的基础门槛。


3.关注地方政策、紧盯招标动态

如江西模式一旦推广全国,建造师证书缺口将再次被放大,那些已经“准备好履职”的人,往往能第一时间抓住机会。


五、证书没凉,只是虚假行情退烧

眼下的行情确实在跌,但不是“建造师不值钱了”,而是“空挂不值钱了”。那种靠挂靠年入数万、从不履职的日子已经过去,而那些愿意到岗、配合投标、参与施工的专业建造师,将重新成为企业抢手的核心力量。

这是一次行业洗牌,也是一次价值回归。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只缺准备好的人。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你的证书价值,别再做“挂名者”,成为“履职人”吧。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