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质升级难如登天,勘察行业怎么走?
更新时间:2025-05-2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126         
标签: 资质升级

资质升级


在工程行业中,企业资质不仅是市场竞争的敲门砖,更是一项长期核心资源。而今,资质升级正逐渐从“有门槛”迈向“高门槛”乃至“近乎封死”。特别是勘察行业,从2023年起,资质升级的难度陡然上升,到了2025年,已全面进入“Very Hard”模式。


从前十年看,资质升级虽然也需投入人力物力,但经验可借、路径可循。无论是勘察乙级升甲级,还是岩土乙级冲甲级、甚至是勘察综合甲级,业内都有相对成熟的申报模式与操作流程。那时,每个批次成功晋升的单位屡见不鲜,一次通过十几家的情况也并不罕见。然而,这一切在2023年戛然而止。


2025年已过近半,在住建部的资质审查中,累计公示了5个批次的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让人震惊的是,除了某一批次中一家工程测量单位晋级甲级外,其余4个批次的勘察单位资质申请,全部被否决,通过率为零。


根据最近一期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申报勘察资质升级的仅有3家单位,最终无一通过。要知道,在2023年同期的公示中,某个批次曾有十余家单位成功升级。两年间的反差,足以令行业震动。


导致资质升级成功率骤降的核心原因之一,是业绩标准的全面升级。以往纸质版业绩尚可作为支撑材料,而如今,必须是住建部四库一平台中可查询的线上业绩。这意味着,所有项目需全流程合规备案,且信息需完整透明。没有系统备案、没有可追溯数据、没有明确参建角色的项目,统统失去申报效力。


四库业绩的强制要求,直接切断了企业走老路的可能。曾经靠项目包装、经验操作拼一下就过的时代结束了。企业要想真正实现升级,必须从根基上重塑合规管理体系,逐项梳理过往项目业绩、人才结构和技术能力。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资质升级门槛越来越高,原本应成为稀缺资源的资质,却开始遭到主动放弃。据业内多方消息反馈,自2024年以来,全国多地不少勘察企业已选择躺平”——不再申报、不再维持,不少公司甚至开始寻求转让股权或直接注销相关资质。


这是一个令人纠结的局面。一方面,资质愈发稀缺,升级者望眼欲穿;另一方面,维持成本激增,经营回报缩减,拥有者却萌生退意。在政策高压与市场现实的双重夹击下,企业在资质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格外审慎: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孤注一掷。


资质从普及品变为奢侈品,标志着行业正在经历深层变革。对于尚在观望的企业而言,若无坚实的业绩、扎实的人才储备和清晰的战略路径,贸然申报升级只会徒增负担。真正有意图冲击高等级资质的单位,则必须提前几年规划,项目落地即启动备案,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转化为可用业绩


2025年,注定是勘察设计行业资质变革的转折之年。资质升级的门槛已经抬到极高的位置,下一阶段,留给企业的选择,只剩精耕细作耐心等待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