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质延期潮来袭,企业能否撑住?
更新时间:2025-05-09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224         
标签: 资质延期

图怪兽_公众号封面老师介绍微信公众号首图用图.jpg


近期,全国范围内即将迎来一轮“三级换二级”资质临时证书的集中延期申请潮,尤其是四川和福建等省份情况尤为典型。福建省已发布文件,对临时一年有效期的证书延续五年做出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四川的企业也陷入“延期焦虑”——大量证书将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集中到期,急需再次延续。


造成这种集中到期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四川省在2023年底完成“三换二”证书更替后,曾给予企业“自动延期两年”的政策红利。这批证书的“免费续杯”,虽然缓解了短期压力,但也将新的证书成本集中释放在当下。于是,近期四川的证书市场价格显著上涨,一建热门专业的年费用水涨船高,例如水利专业已逼近五万元。


不少中小企业对此叫苦不迭,甚至有企业在“问政四川”留言,建议住建厅继续给予宽限期,理由是经营困难、证书稀缺、挂靠成本激增等。其实,这些呼声反映的正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一种普遍困境:项目骤减、现金流吃紧、资质成本居高不下。过去行业繁荣时,企业还能咬牙承受几十万的证书费用,如今已是“算一分是一分”。


但话说回来,企业的生存从来不是靠政策“续命”,而是靠适应规则、提升自身能力。市场经济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铁律。连最基本的“饭碗”——资质许可都无法维系的企业,难以说有持续存在的合理性。早在2023年底,住建部就已表态不再免费延期,“证书续杯”成为特例,而不是常态。


事实上,不少地区的企业在去年那波集中换证潮中已经硬着头皮扛过来了。那时候,一本一建机电挂靠价高达七八万元,矿业更是炒到二十万元。很多企业为保住资质砸下重金,靠的不是求“再宽限一次”的侥幸心理,而是破釜沉舟的生存意志。相比之下,四川省企业享受了两年“缓冲期”,如今再次呼吁政策延长,既缺乏合理性,也对其他守规地区企业构成不公。


长期来看,国家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更加统一的资质管理政策,避免各地“因地施政”过度偏袒本地企业,造成制度执行的双标化。一旦个别地区过度依赖行政宽容,不仅削弱了制度的严肃性,还容易纵容企业长期“裸奔”,失去市场自我修复能力。


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建筑业寒冬之下,是洗牌时机也是升级窗口。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会主动筹划人才储备、强化项目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政策护航。当市场潮水退去,谁在裸泳,自然一目了然。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