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住建部上线动态核查,首批资质异常企业公布
更新时间:2025-05-08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043         
标签: 动态核查

图怪兽_股票金融直播导师宣传印刷横版海报.jpg


近年来,建筑行业中“有资质无人员”的问题屡见不鲜,被业内称为“资质裸奔”。虽然过去已有不少举报案例,但处理结果往往流于形式,企业通过临时挂靠人员就能轻松过关,监管难以落地。


但这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2025年2月,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即“四库一平台”)正式上线“动态核查”模块,标志着建筑行业正式迈入“智能监管+实时预警”的新时代。


四库一平台新增“动态核查”,实现全天候数据比对

根据住建部早在2024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全国范围内将对建筑业企业进行持续动态核查。只要发现企业不再满足现行资质标准,便将在四库一平台上标注为“资质异常”。


不仅是住建部层面,各地住建厅一旦在本省监管平台发现问题企业,也将结果同步至国家平台,确保监管信息全国统一、透明可查。


“动态核查”模块通过联动社保、个税、工程项目等多维度数据,对企业注册人员情况进行智能比对,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触发异常条件,即自动标注并启动整改程序。


首批十家施工单位被点名,问题集中在注册人员不足

最新一次核查结果已经公布,首批被标注“资质异常”的企业共有十家,全部为施工单位,异常原因均为“注册人员数量不达标”。这意味着这些企业未能满足其所持有资质所需的最低注册人员配置标准。


尽管目前名单尚未覆盖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但业内普遍预期,后续监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所有资质类型的企业。


企业整改期限为三个月,需社保全国唯一

根据政策要求,被标注为“资质异常”的企业将获得最长三个月的整改期限。整改重点是补齐符合要求的注册人员,并确保其社保状态为“全国唯一”,杜绝挂靠、兼职、重复注册等行为。


这一机制本质上切断了企业通过“租证书”蒙混过关的可能性,推动行业回归真实用人和合规管理。


当前处罚仍较温和,但监管信号明确

目前,对“资质异常”企业的主要限制是:在标注期间不得申请新的资质事项,建设单位被提醒应谨慎选择此类企业参与项目建设。


尽管处罚措施相对温和,但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监管将持续收紧,资质虚设、挂靠行为将面临更大风险。未来若配套出台投标限制、合同备案限制等措施,将进一步压缩违规企业的市场空间。


行业长期积弊亟待治理,规范化正当其时

“动态核查”模块的上线,虽然姗姗来迟,却是建筑行业治理迈出的重要一步。多年来,资质挂靠、虚假注册、项目层层转包等问题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损害工程质量,也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


此轮监管升级,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识别、快速预警,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更加清晰、公平的市场环境。


对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合规能力”的大考。只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合规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动态核查下稳步前行、获得长远发展。


四库一平台“动态核查”模块的推出,是建筑行业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倒逼企业规范用人、杜绝挂靠,也重塑了市场信任体系。虽然行业积弊难以一朝清除,但监管方向已经明确,未来可期。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