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关于办理建筑企业资质许可相关业务的温馨提示》,其中一则关键政策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自2025年1月1日起,已办理退休手续但未满60周岁的建造师,其职业资格证书将不再作为企业资质申报的有效凭证。这一变化,标志着建筑行业“退休挂证”时代正加速终结。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因性别及职业类型存在差异——企业女职工50岁退休,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和灵活就业女性为55岁,而男性统一为60岁。按照现行《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造师可执业至65岁,但过去这一“上限”也为大量退休建造师的“挂证生涯”提供了空间。
在不少地区,已退休但年龄未满60岁的建造师,尤其是女性,成为市场上一类“香饽饽”。比如有业内人士分享,身边一位50岁退休的大姐,领取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挂着一级建造师证书每年还能获得三四万元的“挂靠费”,同时被原单位返聘拿到四五千元的月薪。一个人拿三份收入,工作轻松收入不菲,让不少人羡慕不已。
但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却加剧了建筑行业的人证分离问题。企业通过聘用退休人员的证书来满足资质申报要求,虽能节省一部分社保成本,尤其是在京沪等社保基数较高地区优势明显,但这一“低成本策略”却偏离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随着全国多地加强对挂证行为的打击,此类做法的可行性正逐步削弱。
新规的出台,意味着政策正在从根源上遏制“虚假挂证”。尽管此举将切断一部分退休建造师的收入来源,但从行业长远发展角度看,释放的是为年轻技术人才腾挪出的发展空间。建筑行业正经历从“量”向“质”的转型,依靠“证书堆积”支撑资质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真正有技术、有经验、有执行力的新生代建造师将成为企业争抢的核心资源。
当然,这一政策并非全面否定退休建造师的专业价值。根据《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退休但持有效证书的专业人士,仍可从事技术顾问、工程咨询、培训讲师等实际工作,在某些岗位上依然可以发光发热。
不过,这项政策也暴露出与现行管理规定之间的矛盾。根据规定,建造师注册的年龄上限为65周岁,但企业资质申报如今却以“未满60周岁”为门槛,这就使得60至65岁之间建造师的证书陷入“注册可用、申报无效”的尴尬境地,尤其影响女性从业者,受限更早,损失也更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延迟退休政策逐步推行,住建部未来或将对年龄限制出台更科学的配套政策,使建造师执业年龄与资质使用范围保持一致,避免资源浪费与制度冲突。
总体来看,此次政策调整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建筑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实操化、年轻化发展轨道。对于企业而言,靠“买证挂靠”已难以为继,重视自有人才队伍建设才是长久之计;对于个人而言,证书的价值正从“挂靠收益”向“实际能力变现”转移,早布局、勤充电,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上一篇: 325建筑网十周年回馈,全场会员88折+送家电好礼!
下一篇: 考证不是焦虑,是先人一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