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为什么现在企业更喜欢双专业建造师?
更新时间:2025-04-10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4367         
标签: 建造师

图怪兽_通宵红色健康生活红包封面.jpg


最近,不少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可能在朋友圈或中介圈子里注意到一个现象:市场上对双专业甚至多专业一级建造师的需求明显上升,而只有单一专业的一建证书,尤其是建筑、市政这类“热门专业”的证书,似乎逐渐不再具备“稀缺”的标签。相反,那些拥有两个甚至三个专业建造师资格的人员,反而成了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企业突然开始热衷于寻找“双专业”建造师?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企业的资质申报流程说起。


一、企业精打细算时代来临,人才成本必须压缩

众所周知,现在的建造师证书主要用于企业的资质申报和维护。随着行业整体经济放缓,企业早已从“跑马圈地”转向“降本增效”。换句话说,建筑公司不再一味追求扩张,而是开始精细化管理,每一笔费用都要花在刀刃上。


资质申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中尤以建造师人员的社保费用最为关键。按现行的标准,企业申报资质时需要为相关专业的建造师缴纳连续三个月的社保。而正是这笔费用,成为企业精打细算的重点。


二、双专业建造师为何如此“香”?

我们来看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假设某建筑企业计划**同时申报“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和“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二级”**两个资质。


根据最新的资质标准要求:

1.建筑工程二级要求:注册建造师不少于12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不少于9人;

2.市政工程二级要求:注册建造师不少于12人,其中市政专业必须满足条件。


如果企业全部找单专业的建造师来配备,最基本的人数就是24人。


但如果企业招聘9名“建筑+市政”双专业建造师,再加上3名“机电+市政”双专业建造师,理论上只需要12个人就可以同时满足两个资质的要求。


虽然双专业建造师的市场价格通常会略高于单证(例如一个证10万,双证可能12万),但一旦社保要求介入,节省下来的成本就非常可观。


三、社保费用节省有多夸张?

以山东省为例,按照目前的五险最低缴费标准计算:

1.单人三个月社保费用:约5000元;

2.12人则为:6万元;

3.若是24人,则需要:12万元。


而这些仅仅是短期社保费用。如果企业需要挂证人员长驻(如用于持续资质维护或动态核查等用途),那么一年下来,仅社保部分的节省就可能高达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


更别提减少人员带来的管理成本、沟通成本、责任划分等一系列附加影响。


四、哪些专业组合最受欢迎?

根据目前市场反馈,以下几类双专业建造师组合最为抢手:

1.建筑 + 市政:两个最常申报的总包资质,需求广泛;

2.建筑 + 机电:适合机电安装类项目和房建项目双覆盖;

3.建筑 + 水利、市政 + 水利:针对多资质申报的水利工程企业;

4.机电 + 市政: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全面覆盖。


此外,如果你拥有三专业甚至更多(例如建筑 + 市政 + 机电),那在某些大型总承包单位眼中,更是稀缺资源。


五、未来趋势:多专业建造师将成为资质优化的关键

建筑行业的资质改革虽然经历过几轮调整,但**“压缩人员数量、精简配置”的趋势依旧明确。企业要做的不是“堆人头”,而是“用精兵”。于是,那些能够一证多用**、满足多个资质要求的建造师,自然成为企业竞相争抢的目标。


对于建造师个人来说,也应当早作打算:

1.如果已经持有一个热门专业,可以考虑增项报考另一个实用专业;

2.若正在备考一建,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方向,有意识地选择未来可组合的专业路径。


建筑行业虽然不复当年火热,但依旧有其稳定需求。而在企业越来越注重效率与成本的当下,双专业、多专业建造师证书的“性价比”越来越高。


对于建造师个人来说,不妨把自己当作企业运作的一个“价值节点”,从单一转向多维,从短期挂靠转向长期价值,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也许就在这一份多专业的布局之中。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