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一级建造师(简称“一建”)考试的难度不断攀升,2023年机电专业更是出现了大量偏难怪的考题,让不少考生措手不及。本以为这只是偶然的小年大年波动,然而2024年的考试难度再创新高,让众多考生感叹:“曾经你爱搭不理的一建,如今却成了高攀不起的存在。”
是什么让一建考试变得如此艰难?答案很简单,两个字:竞争。
报考人数飙升,一建成了就业避风港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稳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建证书不仅能在职场上提升竞争力,还能在失业时提供一份“兜底”保障,至少能确保社保不断缴,避免裸奔。因此,报考一建的人数逐年激增。
回顾最近十年的报考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增长趋势:
2015年,一建报考人数仅95万。
2016年,国家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一建报名人数激增15万。
2018年,房地产调控深化,报名人数突破120万。
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企债务受限,一建报名人数顺势突破150万。
2021年,恒大暴雷引发连锁反应,但报名人数依然比上一年增长30万。
2023年,报名人数更是飙升至220万。
2024年,报名人数预计超过225万。
在经济形势越发严峻的当下,一建已经不再是建筑行业从业者的“专利”,而是跨界人士的香饽饽。律师、教师、会计,甚至模特和网红都纷纷加入“考证大军”。
项目减少,考试难度提升,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行业周期的变化,建筑行业的项目总量也在逐步减少。过去,考取一建意味着职业晋升,拿到证书后可以快速成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然而,现在考一建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的项目却越来越少,竞争压力自然与日俱增。
为了控制市场上合格建造师的供需平衡,考试难度自然水涨船高。题目设计更加灵活,知识点考察更加全面,甚至出现大量超纲和复杂应用类题目,进一步筛选真正具备实战能力的考生。
盛世考一建,乱世更要考一建
在经济繁荣的年代,考取一建往往是为了升职加薪、管理更大的项目,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跃迁。然而,当行业进入衰退周期,考取一建更多的是为了谋生,是为了家庭的生计、孩子的学费、车房贷款,甚至是避免被优化后只能去做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工作。
如今,考证已经成为普通人提升竞争力、寻找安全感的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相比创业、投资等高风险选项,考下一本专业证书,至少能让自己在行业萎缩时有一席之地。
结语:证书价值仍在,理性选择才是关键
面对一建考试的“水涨船高”,许多人在纠结是否值得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事实上,一建的含金量依然存在,但不再是“轻松入手,稳妥升职”的捷径,而是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实战经验才能获得的高价值资产。
在行业内,一建证书依然是项目管理岗位的“敲门砖”,对于想要长期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而言,仍然是值得考取的证书。但对于只是想用证书来“搞米”的人,未来市场的波动可能会让证书变得不再“香饽饽”。
因此,理性看待一建考试,结合自身职业规划,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 资质挂靠与劳动关系认定:法律视角下的分析
下一篇: 挂这3本证书=高风险操作!职业发展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