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建筑行业“挂证”大排查,唯一社保证书挂靠市场将水涨船高
更新时间:2025-01-20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3246         
标签: 挂证

证书挂靠市场

 

自今年八月底开始,针对“挂证”现象的专项排查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地区已陆续公布了涉及的名单。成千上万的建筑从业人员被列入“挂证”名单,许多人正面临着资格证书注销和企业整改的压力。这一行动的强度和持续性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存在不唯一社保的挂靠证书,处理的力度显得愈加严苛。

 

2019挂证事件的处理相比,此次排查似乎并没有高开低走的迹象,反而呈现出更加严格的管理态势。很多建筑公司由于聘用了不符合规定的建造师和其他技术人员,纷纷面临证书注销的困境。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采取了先注销被排查到的建造师证书,暂时不注册新的建造师的策略,试图用冷处理的方式渡过这一轮排查。这些企业本来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不唯一社保的挂证人员,如今聘用唯一社保的人员,无疑要面临更高的成本投入,导致了部分企业的抗拒情绪。

 

据了解,近期发布的文件明确指出,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需要在每年12月底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报送本地区企业资质动态核查情况。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建筑企业的资质审查更加严格,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质许可,还可能影响到其后续的工程承揽。特别是对于已经被标注为资质异常的企业,后续项目的招投标和承接将面临极大挑战。因此,企业不得不采取措施,保证其从业人员的证书符合相关要求。

 

随着各地对不唯一社保证书的严格排查,市场上持有唯一社保证书的人员将变得越来越稀缺,导致这类证书的市场价值水涨船高。对于建筑公司来说,聘用唯一社保的建造师和其他技术人员,无疑意味着更高的用人成本。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为了响应国家对建筑行业资质管理的要求,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化、合法化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这场排查行动不仅让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挂证行为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了唯一社保证书的市场紧张。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未来的用工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人员招聘和管理,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