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资质注销潮来临:挂证整治后的新挑战
更新时间:2024-12-24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5686         
标签: 挂证

挂证


近年来,建筑行业经历了挂证整治的高潮。随着整治力度逐步加大,挂证问题一度成为焦点。然而,从第五批挂证名单发布后,挂证整治的节奏明显放缓,相关媒体报道逐渐减少。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背后或许与2023年11月20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有关。该通知不仅要求加强资质的核查,还与挂证整治形成联动,成为企业资质注销潮的导火索。

 

挂证整治的放缓与资质核查的联动

在挂证整治的初期,监管部门的打击力度非常大,检查范围广,尤其是造价师等职业资格人员的挂证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整治的深入,整治的策略逐渐发生变化,监管的重点转向了企业资质的核查。例如,通知中明确提出,将重点关注聘用被撤销或吊销注册资格人员的企业,以及聘用一年内频繁变更注册单位的企业。这种变化意味着,挂证问题不再是单纯针对个人的行为,而是与企业资质的合法性、证书的稳定性紧密相关。

 

这一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对挂证行为的一种间接打击。企业如果存在聘用“挂证”人员的行为,不仅面临着人力资源的压力,还可能面临资质核查的风险。资质的动态核查与挂证行为的联动,使得企业在寻找合适证书、维护资质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在当前行业不景气、项目减少的情况下,企业的选择范围变得更加有限。因此,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注销资质,以减轻证书维护的压力。

 

企业资质注销潮的来临

随着挂证整治政策的逐步深入,各地企业的资质注销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23年12月18日,吉林省发布的第一批注销企业资质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此次注销的企业高达641家,涉及的资质项目更是高达上千项。这些注销的企业大多为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主要人员缺失的“僵尸”企业,且大多为三级资质企业,且未更换为更高级别的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资质注销的背后并非完全是企业主动的选择,更多的是因行业不景气和资质维护成本过高所致。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做好有关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换领和延续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工程勘察设计丙级、丁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将不再有效,逾期未申请换领的企业资质证书将自动作废。事实上,这些企业早已陷入困境,只不过是最终在资质注销潮的浪潮中选择了放弃。

 

注销潮的“后遗症”:证书市场缩小

资质注销潮的到来,标志着行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企业逐渐退出,整个建筑行业的证书市场也在不断收缩。在挂证整治风波逐渐平息后,企业资质注销成为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法找到合适证书、难以维持资质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关闭或者注销资质。这一过程将直接导致资质市场的萎缩,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此外,随着资质市场的不断收缩,挂证行为虽然在表面上得到遏制,但企业在寻找证书时将会更加困难。证书的需求将进一步放大,企业的资质核查压力也会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行业的整治风暴似乎并未完全结束,反而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资质注销潮。

 

展望未来:第二批、第三批注销潮?

吉林省的资质注销公告明确指出,这是第一批注销公告,那么是否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注销潮,尚未可知。然而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注销的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尤其是在行业低迷、项目减少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存空间将愈发狭窄。这一现象或许不仅仅是中国建筑行业的特有问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行业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困境。

 

挂证整治的放缓与资质注销潮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无论是证书的选择、资质的维护,还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将受到更大的考验。未来,随着行业整治政策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如何在这场变革中调整战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将成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