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住建部严查挂靠,对证书后续影响如何?
更新时间:2024-11-27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3540         
标签: 挂靠

挂靠

 

住建部在20248月底发文开始严查挂靠,业内持证人士拍手称快,觉得这是净化行业的开始,静待证书涨价;也有人担心于事无补,毕竟挂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挂人士最担心的是自己收入又少了一大块。本次严查对于证书到底后续影响如何呢?

 

以史为鉴,201811月底住建部也发文查过一次挂靠,当时大部分人认为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在自查阶段一拖再拖,由2019年的3月底延至四月底,当时的证书市场最初也是波澜不惊,毫无波澜。但随着每个省的名单逐渐公布,最夸张的是广东省的名单据说有四五十万之多,持证人员、企业才开始认真起来,被查到的挂靠人员开始注销,企业也在开始清理整顿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证书市场马上火热了起来,证书价格也水涨船高,普遍上涨30%-50%,只有一个要求:唯一社保。紧缺的证书就和去年的一建矿业一样,翻倍不止,一建公路、水利这些都在十个上下,更别说勘察设计这些了。在此后又发生了几件相关的事情。

 

首先,催生了短期挂靠。随着住建部严查风波的逐渐平淡,且证书价格高涨,企业不堪承受其重,不唯一社保的证书又重出江湖,而且不知道是哪个高人发明出的高招:短期使用2-3月,不唯一社保的证书本着赚点是点的原则,有要的就挂,直接就抢走了新办资质这一块的市场,按以前,本来公司办一个资质需要找齐所有证书,这些证书最少都要使用一年,而在当时,找点三个月或者半年的证书就可以了,而且这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费用降低了一半还多。企业快进快出,中介也乐得接这种业务,周转快,所以有的中介说那两年虽然严查了挂靠,业务量反而飞起,赚的盆满钵满,但在当时这种短期、高周转使用的证书很大程度上确实平抑了飞起的证书价格。

 

其次,就是一建考试接连几年放水,以平息证书的严重不足。我认识的很多朋友都是在这几年考过的,我本人在20年参加了水利增项,复习了两三个月,正常通过,感觉出题中规中矩,一点不偏,前几年的高频考点正常考,算是参加一建案例考试比较轻松的一次。

 

最后,影响证书价格最严重的是新资质征求意见稿的出炉,这份意见稿到目前都没有定稿,但很多已经在实际执行。意见稿里很多证书的资质要求人数要求大幅度缩水,且对企业的资质人数动态核查很松。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的裸奔,有些公司申请完资质后就把人全部放掉,或者留一两个投标人员。所以近些年很多专业人士呼吁严格核查企业人数,让裸奔企业润出建筑市场,以保证行业进入的门槛,不要谁都能来投标抢饭吃。有些地方也确实查过,但于大势无补,趋势已经形成,就是有业务的多养人,没业务或者业务少的少养不养人,加上后续几年yq,经济下行周期,这也成了建筑业内默许的潜规则。

 

以上的这些因素目前同样在影响着证书市场。那么这次严查会对证书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一、证书价格会小幅上涨,但不会出现19年那样变态的涨法。任何短期的供需失衡都会导致价格变动,就像去年年底的资质延续。这次也不例外,但大部分企业受上次教训,日常已经不用或少用非唯一社保人员了,部分不合规企业在政策一出,已经在悄悄准备人员了。当然也有个别拖到最后的企业,但这次的需求人数和19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除了一些小众证书,像去年的一建矿业,今年的一建港航,可能有较大的涨幅外,大部分证书应该不会出现过高的涨幅。所以,业内持证人员和宝妈等无业人士可以静待证书价值修复,但也不必有过高期待。

 

第二、挂人士的暂时消停,应该和19年一样,挂靠的大部分人员会注销以避过此次严查,但会消除挂吗?可能无法做到,毕竟大量的短期挂靠人士三俩月换一次单位,而且单位可能分布不同省份,严查的时候在那个单位可能都无法确定。再加上企业要减负,严查过后,肯定还会有部分企业使用不唯一社保人员。

 

第三、后续相关考试会放水吗?这是有可能的,毕竟严查会导致证书价格上涨,而且目前证书市场趋于平衡,查掉一部分,势必要补充一部分进来,部分证书有可能会重复19后几年的做法。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