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建筑师责任制,究竟是谁受益?
更新时间:2023-03-08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1538         

最近,像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都在频繁地推出了“设计师负责制”的试点方案,而其他省份的住房建设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高层的政策取向,“建筑师责任制”必将成为今后营造业舞台上的主角。设计师的责任是什么?在建筑业日益低迷的形势下,承揽责任的建筑师有没有出路?建筑师责任制,究竟是谁受益?


建筑师责任制,究竟是谁受益?


1、何谓设计师责任制?

“工程建设责任制”又称“工程建设全程专业化服务”。接下来,就是长难句的阅读理解:建筑师负责制指的是一种以担任建设项目设计主持人或设计总负责人的一级注册建筑师为领导的设计咨询团队,由其所属的设计公司作为执行机构,按照合同约定,对建设项目工程全生命周期或部分阶段,一种为其提供全程设计咨询与管理服务的工作方式。


说人话,就是指建筑师(团队)不仅在设计阶段为其提供了服务,而且还在项目规划、策划、设计、施工、运维、改造、拆除等全生命周期中,突出了建筑师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承包商责任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很流行的制度,它要求建筑师不仅要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工作者,还要作为一个工程的全程管理者。


注意:这是对“终身制”的区分。“终身责任制”指的是五方项目负责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要对建筑在设计的服役期限内的工程质量负起连带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出了问题要坐牢。而“工程师负责制”则侧重于在“全部或局部的工程”中,以“负责人”“牵头人”“主导人”和“主导人”的角色定位。


2、建筑责任制度,是否为建筑设计的一条道路?

以后的路,绝对会走的更远,只是,现在的路,还是充满了陷阱。权力的好处是明显的,但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先不说目前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雇主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就说设计师负责制的职业保险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人无完人,再细心的人和团队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情况,比如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如果因为设计图纸的错误而造成的一些意外的损失,就必须要由建筑师和他的团队来承担,但是,任何一个在图纸上不起眼的修改费用,对设计师本人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无法承担,也无法承担。


而在国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建设项目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建设项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从深圳,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开始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但是,目前的建筑设计保险的普及程度,仍是“聊胜于无”。


3、设计师责任制,究竟是什么人受益?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设计师责任制是一次多赢,无一失的好办法。对于设计师而言:有助于提高声音,控制工程质量。现在,设计师的工作只是提供图纸,设计交底,配合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施工方是最大的决策者,也是最大的协调人,也就是所谓的甲方爸爸。


而建筑师负责制则需要建筑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权力,一旦确定了建筑设计团队,接下来的招标定标、施工指导、验收交付都需要经过建筑师的同意。建筑师对工程建设的“最后解释”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的参与,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完全符合设计意图。这意味着,设计师这个行业链上的小喽喽,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掌控者。虽然工程的资金是施工方的,但是施工方却是有决定权的。对施工企业而言: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企业做为投资主体,是否会因“设计师负责制”而受到损害?

建筑公司,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中,就是一家很有钱的公司。从拍地,到设计,到施工,再到销售,所有这些都是由服务性的公司来完成的,而建筑公司仅仅是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获得利润,所以一个项目要整合近百个服务性的公司,这就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交流成本。如果实行了设计师负责制,设计师就可以负责与设计师进行交流和管理,大大简化了施工单位的组织结构,让他们向“平台商”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从经营制度上看,有利于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分离;


为企业、为市场谋福利,为政府谋福利,为政府谋福利。目前,国内已有的施工方式是以施工单位为主体,进行施工项目的审批和施工。任何一个接触过建筑公司的人都会明白,一个有专业素养的建筑公司是多么的难得,很多没有做过设计的大学毕业生,都会选择“设计管理”这个职业,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经验都很欠缺,这就造成了他们在协调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也给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给建筑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困难。

采取建筑师负责制后,由建筑师进行技术层面的审核,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只对各项手续的合法性这样的话,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4、概要

不管怎么说,建筑师的责任制度虽然遥远,但前途一片光明。建筑师负责制对设计师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将来,受欢迎的设计师一定是拥有很好的专业素养、资源整合能力、整体协调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