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小哥哥一建两年失利,我陪考三个月拿下市政
更新时间:2022-08-30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1856         

截屏2022-08-30 上午10.47.40.png


15岁时,你第一次去游泳,你觉得很难,自己学不会,就放弃了。

18岁时,遇到了喜欢的人,约你一起去游泳,你不会。

25岁时,你第一次接触考证,你觉得很难,自己考不下,就放弃了。

28岁时,遇到了待遇优厚的岗位,要求有证,你没有。

以前你偷过的懒,后来都会成为拦路的坎,张牙舞爪的叫嚣着,让你为过去买单。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谁不是拼尽全力,光彩的背后,谁没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苦过程。

等你的付出得到回报的那一刻,你回过头看,你会感谢年轻时抗下那段艰苦日子的你。

哈佛大学有这样一条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

那些拼命考证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01、世界上没有白考的证,学到的知识将会受益终身


说说我自己,毕业于一个三流的专科大学,稀里糊涂的进了一个工程咨询公司,专业背景什么都没有,靠着仅有的一点悟性和领导的赏识,干了五年后遇见了瓶颈,因为很多专业知识的欠缺,被动的踏上了考证这只船。

我先从自己的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开始,花了四年时间,先后考下了咨询、一建、二建、造价、监理,其中咨询、一建、二建都是一次性考过的,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考下这些证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再也没人因为你是三流大学毕业的专科生而小看你,行业内的大公司再也不用望而却步,薪资也涨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四年的学习,从工程项目前期决策和预算,到施工和质量控制,我都有了比较系统且扎实的理论知识,自己的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考这些证当然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作为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基础的人,全靠毅力一口一口啃下这些专业知识。

造价工程师因为案例分析这一门,我考了四年才考过去,想象能力差、看不懂施工图,迫不得已放弃了工程量计算题目的情况下,以100分的成绩考过了这一门,相信你一样也可以。

如果你是个还迷茫在考证路上的人,我想对你说,坚定信心的考下去吧,世上没有白考的证,就算你暂时没拿到证,学到的知识也是终身受用的。

——爱在荼蘼


02、土建行业考证的佼佼者,别人眼里的考霸


我上学早,21岁的时候985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进入基建类国企。

参加工作四年后,终于有资格考一建了,当时自己的公司正在往市政行业转型,于是就选择了市政。

第六年我负责项目结算,切身体会到做施工不懂造价等于抓瞎,所以又选了造价。

第七年准备消防,本来在第但按主次把消防放在了造价后面。最后的结果是,综六年就有计划,合差1分……

第八年因为工作的需要,备考一建水利增项。时间很充足,单复习一门实务对与考下一大堆证的我来说已经是手到渠成了,118分顺利过。

我应该算是同龄人中土建行业考证的佼佼者,别人眼里的考霸……按周岁算,24岁二级结构工程师;25岁市政一级建造师;26岁注册造价工程师(土建);28一建水利增项,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再谈一下对考证的认识,以及对我生活的影响:


1.首先是个人职业岗位的提升。同等条件下的晋升机会,大概率会优先考虑有证的人。

2.最重要的其实是心态。备考走的越远,越是觉得自己欠缺的知识多。就算拿到了一建和造价,依然要接触新的领域、管理模式、及地方造价规定等。

3.当你制定一个目标,强迫自己毫不动摇地实现它时,那你会逐渐进入一个可控掌握自我时间的良好状态中,有利于对自己业余时间把握能力的提升。

4.在工作和考证之间找到平衡点,考证通过和升职加薪其实并不完全等同,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站在领导角度考虑,神烦那些一提考证挂证加薪就来劲,一到工作就敷衍了事的员工。

5.无论这门考试规定是几年滚动通过,永远只做一年的打算。连续通过考试其实是一个习惯成功,大大提振自信心的过程。反之,车轮战是会带来很大挫败感的。


——竹杖芒鞋


03、如果时间充裕,能考就先考吧


本来我根本没打算考证,当年喜欢上一个做建筑行业的小哥哥,为了制造相处的机会,小哥哥说自己在备考一建,于是我就自告奋勇的陪小哥哥一起看书考证。

当时自己啥也不懂,听说市政含金量比较高,而且通过率很低,想着自己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考证,反正是来打酱油的,就默默报了市政。结果,只准备了三个月的我稀里糊涂的四门全过了,而小哥哥实务没过!

第二年,小哥哥继续备考,我又报了增项陪考,然而,小哥哥还是没过,我却又过了!

从此,就没有然后了(先哭一会)!想着小哥哥跑了,揣着证书也不能浪费,就带着证书去一个设计单位应聘行政岗位,场景大约是这样的:管理类专业毕业,建筑类技术岗位的工作内容基本不会,只想应聘行政岗!面试很顺利的就过了!

行政岗比较闲,有事没事在技术同事边上晃悠,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帮帮一些简单的忙,后来自己也转岗做技术去了!(真是想不到呐)

做了没多久的技术岗,发现这个岗位真的太累了,每天加班加到昏厥,又怀念起陪小哥哥考证的日子,似乎有点上瘾,又报了暖通工程师的理论,非常艰辛的过了理论课,结果转行到非建筑行业,发现暖通的案例无法报名了。

至于薪酬,这些证书管了我这么多年的温饱。最后,感谢一下当年那个小哥哥吧!

——眼角浅蓝


04、决定话语权与收入的还是你的专业知识


14年过一建,16年过造价,评中级职称,做过咨询干过施工,做过标底投过标。运气比较好,在30岁前考到了这些证。

过一建的时候才26岁,说实话因为是一次性过,还是有点膨胀的,刚拿到成绩那几天人走路都是飘着的。

借着这个证,年初换了个稍微好点的单位。报道第二天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瞬间瘪下去了。

部长大我两岁,一建造价双持;一个安装的,一建造价国监都有,还是评标库专家,江苏省定额参编人员;几个小年轻一个河海一个武大,工作年限不够还没能考……

我就一个一建还是个专科生,还膨胀个什么,夹起尾巴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吧……

决定你话语权、决定你收入和生活的,还是你的专业知识。

一建和造价两个证书,我感觉有两个最大的用处:一是证明你自己的学习能力,二是作为去更好平台的敲门砖。剩下的,就是多一份补贴收入,和一份说话的资本。


——三言两语


05、考证也是一种避免自己,陷入中年危机的方式 


01年普通本科学校毕业,建筑工程专业,两个班合计67人(63男4女)。一晃眼十几年过去,班里同学们各有各精彩。

大半同学们还是在建筑界里求生活,拥有结构工程师证、建造师证或造价师证的估计不下20人,个别同学还考了建筑师证。

总体来说,考过注册师证对职业生涯是有一定帮助的。起码对于我这个老本科生来说,持有注册建造师证,心理上不会输给硕士生,自认在某些方面上还可以参与讨论。

至于薪酬水平上,看自己企业的待遇吧。我觉得,考过了持有注册证,总比没有考过的好。因为这算是一条后路:

在建筑行业混了多年,转型困难。万一哪天突然失业了,拿着个注册证,重新就业会容易很多,薪酬未必高,但起码饿不死,至少还有钱交孩子的学费嘛。

所以我觉得,考证是一条后路,是一种避免自己陷入中年失业危机的方式。


——照撞


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无论你想在哪一个领域脱颖而出,你都必须付出至少1万个小时的磨练。作为不能拼资历的年轻人,当量变还未能引起质变时,你只能不断以时间的投入去积累知识、积累经验,以博得漂亮的龙门一跃。


今天你所吃的苦,总有一天会久旱逢甘露!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