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都写过年终总结和个人事迹材料,因此本来写这篇文章的感觉应该是信手拈来,但是当真的要开始写自己是怎样考过一建的时候,脑海里思绪万千,不知道从何说起。整理好思绪后有了点想法,主要从三个阶段说起吧:
一是准备阶段,本次考试报的是水利水电专业,而我本身也在从事水电站建设工作,本以为自己能多少懂得一点有捷径可走,而狗血的是看到书才发现水利和水电完全就是两码事,说完完全全不懂,可能大家也不会相信,但是90%东西真的是没了解过,即便我身在水电站,很多专业名词都是第一次听说,而我本身也不是水利水电专业毕业,我是安全工程毕业,也是从事安全工作,你说我当初的想法天真不天真!!!
言归正传,2015年的时候报名考试注安师,毕竟是本专业的证书,以后还得考这个吃饭呢,我必须得拿下,靠着自己的经验和一点点的书本知识硬是把某考试软件的上万道题一直做一直做做到基本全部会了为止,一次过了4门,那时候的感觉就像自己的春天要来了!但是就你们所知,注安师暂停注册了!好不容易考个证书,注册不了,公司也暂时不认可,你说我心酸不心酸。好吧,为了自己的前途和钱途,一级建造师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下一个目标。既然证书含金量高(号称全国10大证书之一),就说明他的通过率低(百里挑一)、难度高,但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以及注安一次过4门的自信心膨胀下,毅然决心要一次拿下。
2016年1月初在几个同事的怂恿下去网上买了书开始看了,刚开觉得实务最难就先看的实务,看了不到20页果断扔了,特么的,没想到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没接触过,果断换经济,然后。。。。。对于数学本来就很差的我看了7页书也扔了。。。。。最后还是从最简单的管理看起。现在回想起来,一建备考实在是个熬人的持久战,万事开头难,所以这样一个考试能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开始按照芃芃介绍的从实务开始,对于基础较差的我来说,确实有点困难,这里我不是想说芃芃的方法肯定就不行,复习方法还是要多尝试一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除了从哪科开始看,还有看什么班,看哪个老师,是先看书还是先看视频,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刚接触一建备考的学员来说都是要先弄清楚的。记得那时已经到2月份了,年一过完就感觉时间不是那么的够了,赶紧在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群,前后一共加了不下20个,结果发现资料眼花缭乱,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期间还脑子一热,注册了嗨学的账号留了个电话,然后就被各种骚扰,差点上了网校的当。其实,这些xx助考,xx教育的群里面,各大网校的资料都有,价格更是实惠的多,虽然都号称自己和网校同步更新,但比较一下,更新速度还是有快有慢的。选择芃芃的群,更新速度上面肯定不用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专业。很多群的群主问他问题都是一问三不知,或者就是似是而非的回答跟没说一个样。我上来一直以为跟之前考注安一样抱本习题集和教材死啃就能搞定,结果跟芃芃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不光跟你讲要怎么做,还跟你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靠谱。还有就是开始接触到资料群的时候,头都大了,这么多资料,完全不知道要怎么看,加上被网校一忽悠,觉得只要认准一家对的网校,就没问题了。作为老司机,肯定都知道了,其实看的是老师的课程而不是网校,没有哪个网校所有科目都是最好的老师,或者说最适合你的老师。但作为一个初学者,上来哪里知道究竟要看哪个。芃芃的群这方面做的就很走心,各个阶段都会给你推荐最好的老师,后来我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也看了其他老师的,推荐的确实讲的好。而且随着复习的逐步深入,不同特点的老师会有更好的复习效果。
二是备考阶段,时间已然来到了4月中旬,
先说管理,看了朱俊文老师的视频,(管理也只看了他的全部视频,自由时差那些个东西还看了李娜的)现在我不记得朱老师的声音,因为我一直都是用的2倍加速看,朱老师讲的好的点就在于他不啰嗦,直奔考点,节省时间,而且他也是公认的大师,没得挑了,正如介绍的朱俊文老师所说“必听!!绝对的大师,说他能让法规变得易如反掌也不为过。讲课生动幽默是他的特点,通俗易懂,不会照搬书本,举例较多,令人印象深刻。”对着视频先划了重点,一遍书过后计时做了15年的真题(这个计时很重要,从一开始就养成模拟考试的习惯),70多分,感觉挺别扭的,然后不服做了14年真题,80分,然后老老实实的又去对着视频看了书,再做11-13年的真题,感觉重复的或类似的题挺多,90多-100零几,感觉还不错!10多天的时间又做了14、15年的真题,稳定在100零几,就开始准备下一个了。
5月中旬,开始看经济(本来第二个准备的是法规,但是4、5月份国家法律法规更新很多,所以就考虑等新书出来再看)经济的专业名次确实枯燥、难懂,那是在我没听达江老师的视频之前的感觉,听了他的视频第一段就觉得非他莫属了,他风趣的讲课风格,生动的例子(比如:达江老师有100w,达江老师的小舅子有200w,听过他的视频的人都知道这个段子)让我对经济居然有了兴趣,好吧枯燥繁杂的公式被达江老师一一破解,连续30天把视频看了两遍,就开始做题。说实话,15年以前的经济确实不怎么难,公式只要记住,题目长的都差不多,基本上套用一下,跑都跑不掉(15年就变态了,多拐了个弯大家就不知所措了,我也是如此,16年来看依然如此),结果在15年的真题下惨败而归,40多分让我简直对能一次过四门的想法产生了动摇,两遍书才40多分,这是何等的打击!!!没办法又咬着牙再看一遍,边看边写边记公式,10多天下来,11-14年真题70多分轻松拿下,15年也有60多,还好及格了,要不我得崩溃。在看经济的这段时间管理也没闲着,隔三差五的做2套到3套网校试题,每周1套真题(真题我反反复复做了不下10遍),以便巩固知识。
现在已经是7月份啦,开始看实务,说实话,实务真的是不难,但是满篇都是要记的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数字(各种百分比、参数)简直让人抓狂,好不容易看完了李俊宏老师的视频,感觉自己跟没听一样。。。。。不是老师讲得不好,是我自己接收的太慢,翻开书感觉什么都知道,闭上书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感觉,花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把书看完了,试着做题,选择题还好,最高能有27、28,最低也有20、21,但是案例就像之前一样了关上书什么都不知道了,所以还是基本功不扎实的缘故。后来又是边做题边看书边看视频(刘永强的视频是看了最后的押题那种,精讲的没看),慢慢的开始会答一点了,时间一天天过去,由于实务要记的东西太多,实在记不住,就把xsw的小范围考点手抄了两遍!!!手抄了两遍!!!手抄了两遍!!!真的,我居然就这么坚持了下来,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完两遍感觉拿起笔就能写出东西了,这个跟光看书和视频然后做题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做完11-15年的真题始终都是80、90分,为了给自己增加点信心,有时候自己打分的时候放得比较宽,但是还是没有超过100分。
实务前前后后一共花了50天,这期间的最后10天我启动了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个人觉得法律法规这个东西无非就是说个对与错,因此我改变了策略先做题再看书,没想到,15年的真题在我没看书的情况下居然及格了,这下给我了莫大的信心,我就对着陈印老师(大师不解释)的视频进行知识的补充学习,一遍书完满怀信心的做题,满以为会超过90-100,但结果是令人伤心的,分数还不如不看书的时候,好吧,没办法,老老实实再看一遍,做11-13年的真题,90多,ok没问题了。
三是冲刺阶段,8月底感觉时间实在是紧张了,赶紧把管理、经济、法规、实务的冲刺视频和网校题再弄了一遍,花了15天时间,剩下的时间全部给了实务。
直到考完试,历经半年的时间,整个人才放松下来,静静的等待成绩,这段时间我把一建所有的东西都抛之脑后,直到成绩快发布前一周,老爸老妈和媳妇提醒我,我才想起成绩快出了,不知道结果如何,心里是忐忑的。出成绩的哪天,我抖着手查的成绩,居然全部过了(其实我已经准备好了先考17年二建的准备了),没敢相信自己的眼镜,把媳妇喊过来再给我对了一遍,然后发到群里通知我的战友们,结果是有喜有悲,但是不论结果如何付出是终有回报的。
以下有几点精简的建议,可供参考:
1.不论16年结果如何或者你是新手,千万要先下定决心1次过4门,全力以赴的复习状态效果绝对不一样;
2.既然决定要考试,就静下心来,不看书或者存在侥幸心里是肯定行不通的,半年里我何尝没有想到过放弃呢,每天晚上看书到23:30甚至24点,不断坚持的背后有我可爱媳妇每天为我准备夜宵,感谢媳妇;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尤其是针对实务;
4.你应该利用你一切的时间复习、巩固知识,我从8月中旬开始每天中午睡前背两页实务考点(一共手抄50张双面纸),晚上睡前理一理今天的知识点,不管有没有人相信,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我做到了;
5.选择一个好的一建群也是关键,可以帮你省去很多挑选资料的时间,让你少走弯路,今年最后的押题还是背到好几个案例知识点(小确幸);
6.无论如何,考试都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所以别人眼中的难也许只是建立在他的坚持不下去、他的各种不看书裸考的基础上,相信我,认真看书绝对有惊喜;
7.考试的时候尤其是实务,不管你有没有把题做完,千万千万要在交卷前5分钟把案例题检查一遍,有些小细节小错误就足够让你只能得到94、95这样的尴尬分数,这次考试我最后3分钟检查出1个简单的计算错误3分,而我的考试成绩是97;
8.最后一言,考前一定要休息好。
上一篇: 一建考后感想
下一篇: 一级建造师水利专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