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建市政备考心得分享!
更新时间:2022-08-25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2962         

一建市政

 

2020年12月15日16:30分左右,等待了一天的一建成绩终于出来了,我承认此刻手是抖的,心脏跳的很快(可能是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原因吧)。查分时专门用孔庙求的明信片遮住了成绩,从右往左一点一点看,当一个7先出来的时候,我知道稳了,激动地直接拿掉了明信片。天不负有心人,运气成分的加成,让我三年终于磨成一“剑”,可能三年时间考一个一建对别人来说时间很充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自己脚踏实地辛苦付出的成果,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一、首先分享下我的考证历程:


(一)初次试考

2017年的时候已经够资格考一建了,但是那时没有任何概念,再加上新项目开工事情太多,就没去在意这件事儿。18年的时候,和我一届的老谭调到我们项目,我看他天天熬夜学习,后来聊天说一建已经过了3科,只剩一科市政实务了。听到后自己也心动了,才开始琢磨这条路,但是仍然没有紧迫感,再加上当时部门事情太多忙的不可开交,只做了口头上的巨人。考试裸考去的,稀里糊涂的考完了,稀里糊涂的贡献了车费和考务费。

真正开始觉悟18年一建成绩出来,老谭顺利过关,我记得还是我先查了他的成绩发我们群里的,说实话很羡慕心理也有一点嫉妒,因为他本身很优秀了,有自己的一些小事业(我们调侃他上班就是副业),但是人家还考了证书,自己凭什么不努力?


(二)步入正轨

过完春节后,自己就开始了19年的备考。那时因为个人原因换了个相对事儿少些离家近的项目。先是报了当年的二建市政,想着为一建打基础,但是二建也只看了实务,5月底去考试的,考完就已经知道自己过不了,结果也不出我所料,三科全军覆没,但是因为二建不是自己刚需,所以心里也没太多不舒服。紧接着就自然而然的正式开始了19年一建市政的学习。

记得一建学习是从6月1号正式开始的,一次四科,具体花了多少时间不知道,反正是每天早上6点30起床学1小时,中午1小时,晚上3-4个小时不等。但是因为第一次正式备考,对考试没摸透,所以学的效率很差,3个多月只过了2遍市政精讲和1遍公共课精讲,然后就刷了一些题目去考试了。但是这次的复习依然起到了很大的效果,考试过程中一些题知道了解决思路,知道怎么去答,但是奈何知识储备不足,最后成绩出来只过了一门管理。其它三科距合格线都只差了个位数。

其实这次考完后还是挺沮丧的,因为一是分差小、二是时间不够用、三是很多知识在嘴边但是考试就是写不上来,这些东西感觉都能避免能做的更好,但是自己仍然没处理好,所以成绩出来后心里很遗憾。19年成绩出来后也没立即复习,而是休息了一两个月,过完年后才正式开始。


(三)奋力一搏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疫情的笼罩下,项目基本开工很晚,大家都过了一个很长的假期,虽然在家里偶尔也处理点工作,但是基本不怎么占用时间。复习是从3月份开始的(假期里浪费了很多时间,玩的收不住心了),那时候开始重视复习方法了,在我们考试群里咨询了很多有一建证的大佬(例如陈磊、厦门ClittleZ、萤火之森等)关于学习方法、复习策略、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建议:实务课加强了对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梳理总结和案例的练习;公共课精讲过一遍后,加强刷题和错题分析。

汲取经验的直接效果就是,复习效率提升了、知道哪些是高频考点、哪些是易错点、实务课学会了建立知识框架等,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厦门ClittleZ同学,她的总结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后期的冲刺一直都是在她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的。9月1月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市政备考小群,邀请了大群备考市政的考友进来,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考试的时候也证实了,效果很不错,“水池、路面施工缝、基层主控、盾构接收、交通导型、变更、施组两专、占路审批、实名制等”考点,群里都讨论到了,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和共同付出。

整个2020年的备考,着实付出了很多。到了5月份后,紧迫感越来越强,基本上保持每天4-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特别是9月份开始,和领导商量了下,基本工作完成后不给我安排其它额外事情,然后我就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刷题看书(这里也非常感谢领导的支持和理解),这种学习状态也一直顺利延续到考试。第一天法规和经济考完,说实话心里很忐忑,感觉题目比较偏,特别是多选选的很保守,出了考场心里是没底的,但是感觉基本能压线过,所以就没太多的顾虑,专心投入到实务的复习了。第二天上午的管理去年过了,就安心的在酒店继续看书,下午进了考场,很紧张,深呼吸了几口方才冷静下来,实务我先做的选择题,反正是越做感觉越偏,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是也来不及多想,20多分钟选择做完后抓紧投入到了案例题目。前三道案例写完很开心,知识点基本都复习到了,当我感觉应该稳了的时候,第四题王八题当头一棒整蒙圈了,30分的分值,4大问,并且3、4问根本无从作答,前两问做完后直接放弃了3、4问,开始了第五大题。万幸的是第五题水池我们讨论到了,但是那时候时间也比较紧张,就慌张的把能写的都写上了,反正是答的不太理想,第五题最多能有18分左右。也不容多想了,秉着蒙1分算1分的心态,回过头又把王八题3、4问简单写了写,就这样刚落笔,考试铃声响了,2020年一建考试正式落下了帷幕。

记得出了考场后天空下起了雨,应该是对我们这次考试的一场洗礼吧。考完后也没敢对答案,就这样一直等着等着,在忐忑和不安中等到了揭榜,万幸,幸运女神眷顾,结果是好的。



二、再说说备考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和感触吧。

最直接的感触就是身体垮了,备考过程中因为锻炼少、作息不规律,导致出现了鼻炎鼻窦炎、带状疱症、头晕、耳鸣等各种症状,好几次坐车出门下车晕的脸色发发白一身虚汗,当时感觉快要嗝屁了。后来体检也没啥毛病,媳妇儿说我看着哪都有病,一体检比谁都健康……。

在今年的备考中,要感谢很多人。感谢媳妇儿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陪伴、感谢考友们的无私奉献和鼓励、感谢部门领导的支持……,现在的项目也是给我带来了很大好运,第一年遇到了媳妇儿,第二年过了一建。


三、要问我备考建议,我也不敢造次,因为我都是跟着群里大佬们的指导来进行的,简单的说下:

    既然选择考证了,大家要及早开始备考,做好自己的规划,考试不要贪多,有主有次稳扎稳打就行。根据考过朋友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成功不可复制,别人的经验只能起到点播作用,但不一定适合于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中汲取适合自己的一些东西,总结摸索,走出自己的路。

    考证需要时间,但不是拼时间,目的是搞懂学会。你要搞清楚历年真题都考什么,有针对性的去学习,静下心来学懂学会会应用,方可胸有成竹的去应对考试。任尔东南西北风,方法尽在我心中。

    另外根据群内大部分考友经验,公共课和市政老师推荐和学习方法如下:

 (1)经济:张湧、刘戈、徐蓉;(看精讲、刷真题、改错题)

 (2)法规:陈印、王丽雪、王竹梅;(看精讲、刷真题、改错题)

 (3)管理:龙炎飞、张君、朱俊文;(看精讲、刷真题、改错题)

 (4)市政实务:第一轮精讲李四德、李莹、董祥,第二轮面授董祥、胡宗强,第三轮案例胡宗强(搭配百题讲坛)、曹明铭。考前冲刺根据自己情况,适当选择胡宗强、董祥、李四德的冲刺课程(市政后期要回归课本,另外考友推荐小白龙的课程也很不错)。

实务复习还有个心得,学习建议按照工艺流程来学习理解记忆,比如道路章节,道路结构由路基-基层-面层组成,路基材料有哪些要求、施工技术有哪些要求、质量验收有哪些要求等,站在规范施工的角度去学习考虑问题,这样学的相对会扎实一些。书本熟悉之后,脑海里要有知识框架,懂得知识的输出,能自己总结出来运用起来,才是最根本的。


此篇总结仅代表个人历程和观点,如有需要可以阅览,希望能给考友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考证是一场修行是一场炼狱,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终点,但你必须随时准备着到达终点。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