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结构工程师考试经验(下)
更新时间:2022-06-16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1009         

结构工程师考试


三、考试必备

长达八个小时的考试,战胜结构工程师的考试有时候需要运气,但是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了工具,考试自然也不会发挥的很差。所以值得强调的是考试之前必须准备的能够提高做题速度和考试效率的几样小工具:

手表、计算器、

书立、

硬的塑料拉杆箱。

至于书写笔,

随着后期准备考试做题量的增大,自己要注意买一些大量书写的情况下也不会因为手心出汗而打滑的中性笔。笔者考试的时候是在小学教室进行的,可想而知,那狭小的空间和低矮的课桌查阅规范的时候会多么的不方便,因此书立也就显得格外重要,至于为什么要强调是硬塑拉杆箱呢?在空间狭小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将考点出现频率比较小的诸如质量验收规范等放在旁边的塑料箱子上,那样也是非常顺手的。


笔者在2017年进行一级结构工程师考试的下午,旁边的考生把桌子上放不下的规范放在了箱子里,每次拿规范的时候都要掀开拉杆箱,要命的是每次掀开都要盖在我的拉杆箱上(过道狭窄,仅能平行放下两个拉杆箱)。

当我查阅规范时,就要给他盖回去,

当时真的是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

也是因为这个因素,

比较擅长的下午的科目没有发挥好。


四、考试经验分享


为什么说准备这个考试是痛苦的?在漫长的准备过程中,本人每次出行都要背着将近20斤的书来来去去,考试的34本规范加上七七八八的复习资料大约要70斤左右。但是现在看来回报却是丰厚的,在人证合一的大趋势下,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对整个行业的理解上你都会觉得比以前提升了好多个层次。


开始划重点啦!


对于通过考试来说,结构工程师应用到的学科按重要程度排序应该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力学,至于理论力学,鉴于大学时小编没有好好学习,不知道讲的是什么,自然飘过~。尤其是材料力学和土力学,要想通过专业考试的同学,一定要恶补一下。

至于考试带什么书,小编认为备考时所用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真题是没有必要带进考场的,6分钟一道理注定了你即使碰见很熟悉的题也没有时间去题库里面找,除非你强大到能把每年的真题和指导材料倒背如流。从而,要通过这场考试,对于上一篇文章《结构工程师考试经验(上)》中提到的2、4-6、8-11、13、14、18项规范要能做到一看考题就能知道对应哪一本规范的哪一节,大概多少页,这也正是开卷考试的魅力。

下面就是考试计划的问题,笔者读过一些结构论坛里写的经验分享,统计下来通过这门考试需要的时间大概是800个小时左右,意味着你每天4个小时马不停蹄的看要准备200天+,小编在准备考试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看20页书,有的时候会4个多小时(做20页题的时候),但是有的时候一个小时就能看完(解读规范条款的时候),所以在我看来,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但是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合理的运用时间,相信不需要800小时,通过考试也是极有可能的。

本人作为一名研究生,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抗震。期间积累的阅读经验告诉自己读一本书要读三遍(仅针对本人)才能运用起来,

第1遍的时候是注重理解,知道每个知识点的由来;

第2遍注重掌握,知道如何串联知识点做到掌握正本书的全局;

第3遍即使应用和创新。

结构工程师的考试运用上述定律该怎么去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呢?


截屏2022-06-16 上午8.57.19.png


算下来,现在准备考试刚刚好呦^_^,

是不是无比激动的想要开始着手准备了呢?

那么复习资料怎么正确的选择呢?本着不推销的佛系助考理念及他人版权问题,小编决定不在此公之于众了,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好有选择困难症的考生可以私信我,本人可以把我当时准备考试的复习材料名称分享给大家。对于已经有资料在手,想要跟着小编一起学习的考生也不要着急,如果你已经开始学习,那么最近这段时间可以先把上一篇文章《结构工程师考试经验(上)》中提到的靠后的规范学习一下,后期本公众号将开足马力助考。另,欢迎加入结构工程师的学习群,后期分享资料、答疑等问题都将在群里进行。看在小编辛苦编辑的份上,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本文章~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