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十而立,我最终选择了考证这条路!
更新时间:2022-05-27       来源:325建筑人才网       浏览次数:902         

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证书


标题写的三十而立,于我而言,其实是三十而立又三年。

虽然三年前已经拿到一本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证书,但在30+的年龄,我最终还是坚定了考证的想法。为什么说最终呢?

因为,曾经的我,对考证嗤之以鼻。

年轻时,我一味的认为工作之后的考试,都沿袭了中国特色应试教育的路子,无论出题或者应考,无出其右。

在经历了高考、考研和求学经历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后,对考试已经乏了,对应付考试的“学习”也乏了。

当然,或许也是因为本人不够优秀,把这些理由当作逃避“学习”的借口吧。

总之,毕业后的3年内,没有一丝要参加考试拿证的心思。我一直认为,把工作做好不就行了吗,边工作、边学习、边成长不就增加硬实力了吗?

可自从有了换工作的想法,再去刷挂靠网和咨询朋友同学之后,发现考证是个不容忽视的趋势,尤其是对我们这种传统工科行业出身的人来说,更重要:


第一,考试拿证,对从事技术的同学而言,无论设计还是施工行业,都是升职加薪的利器。这无需赘言;即便不能升职加薪,很多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都会给予一定的证书补贴,一般每月几百到几千不等。


第二,考试拿证,对想跳槽或者转行的人而言,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这点从某些招聘信息中也可见一斑。


第三,考试拿证,对想依靠自身专业拓展副业的人而言,也算一个可靠的渠道,并且收入不菲。当然,前提是你经得起考验,付得起责任。所谓的副业,你们懂的。

我以前太小看,太不重视考证这个渠道了。

然而现实啪啪打脸,羡慕着别人的各种证书和补贴,本人被真香定律俘获无疑。只是,这个香,自己还没吃到嘴里,就已经觉得很香了。

于是,2016年我才第一次参加了注册勘察设计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专业考试,并顺利拿到了证书。但因为专业限制,该证书利用价值一般。

随后,我又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通过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两个基础考试,分别是动力专业和给排水专业。

当摩拳擦掌备考和参加2019年动力专业考试后,却遭遇了让我怀疑自己智商的滑铁卢。

考试群里,关于2019动力专业考试成绩存疑的分析很多,但大家都很无奈。毕竟我们不是制定规则的人,只是一名普通的应试人员。

所以,气愤也好,无奈也罢。想拿证,只有继续备考和参加考试。现在唯一祈求的是2020年下半年的各项考试计划能顺利举行。

回想当年,作为一名传统专业的工科毕业生,虽未进入设计院参加过正儿八经的所谓的画图和设计工作,但也算在工程行业浸淫了七八年。对甲方、乙方、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那些事儿,比略知一二的人要熟悉一些。


那个时候年轻的自己,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充满干劲——

加班,不怕。

出差,不怕。

喝酒,不怕。

工资奖金少,不怕。

被领导和乙方责备,不怕。

一切的一切,都不怕,不怕。

怕的是,成长的速度跟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

然而,所在的行业虽然算不上夕阳产业,但也着实是撑不着饿不死。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欲望是不断膨胀的。尤其是随着年龄日益见长,很多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考虑。

买房吗?结婚吗?生娃吗?养老人吗?……

几乎没有一个问题可以回避或者苟且的去解决和面对。

我们不能单纯只想着依靠工作锻炼出来的“成长”,去负担421或者422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

当然,如果工作本身能快速带来能力和收入水平上的“成长”,你没有时间精力去备考,那么精进工作也未尝不可。毕竟一份好的工作能够带给你的,不仅是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更会拓宽一个人的眼界和人脉。

但一份好工作,不仅需要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不断努力,更需要你遇到一个好的平台,好的机会,甚至是好的领导。缺一项,所谓“成长”的速度就会慢一些。

而考证,对于我这样资质平平的人而言,无疑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渠道。所以,我想自己未来几年可能都会混迹于考证圈了。

以上就是我坚定考证想法的缘由,相信很多考友跟我类似。希望在今后的考证用证路上,我们携手向前,一起奔小康。


  • Copyright © 2010-2025 挂靠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