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建筑施工的群里不常有人说,现在建筑大环境难做,想辞职又怕找不到单位,但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个更稳定的单位,在这325建筑网小编就施工单位离职率,尤其是毕业两年内的新进毕业生离职率为什么这么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什么施工单位留不住人,还不变革?
为什么施工单位留不住人,还不变革?
A:我觉得现在的小伙子特别吃不了苦,动不动就辞职,这样出去又能混成什么样呢?”
B:“倒也不必如此说,人各有追求,没有人天生就是要吃苦的。”
A:“可是,为什么你就能坚持下来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坚持呢?”
B:“因为我穷...”
A:“那为什么辞职率这么高的情况下,企业不改变呢?说明企业不认为自己有错啊,那还是新进毕业生的问题咯。”
B:“说实话,你这就属于强词夺理,企业不改,是因为它有源源不断的生源,你看看要是大家都不去施工单位,你看它改不改,它不改并不代表它没有问题,只能说是这个社会太病态了,大家都在卷。”
还有很多对话,不好放出来,但我是感受到了某些企业HR高高在上的态度了。
只能说,某些企业的员工,走得好。
今天就只要说说他所说的问题,为什么施工单位留不住人还不改呢?
在我看来,一是不需要,二是没法改。
为什么说不需要?
这个很简单,现场施工的东西,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学历。
985的不干,211的还能干。211的不干,普通一本总能干吧?普通一本不愿意干,还有二本的等着呢。二本再不愿意干,专科的学生可算是等着机会了。可能外面人觉得咱们是工程师,好像很牛逼,就像今年过年同学聚会,听说我考过了一建,觉得我很牛,但是实际是这样吗?并不是,工地这活,只要上完初中的人,稍微经过培训就能把所谓的专业知识搞懂。什么“打灰”、“抄标高”、“算桩长”,都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东西,根本不需要挑灯夜战,就能轻松学会。
懂了吗?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根本不需要你多牛逼,只要是个人就能给你找活干,高不高端无所谓,只要你会打灰,会扯皮就行。就像我们项目有个技术员,连工程量都不会算,挖土收方都不会,还不是照样在工地干得好好的,一毛钱工资都不少挣。施工单位的工作本身就是对年轻新人的筛选,大环境就是这样,它们的存在没有必要去为了新人去改变环境,因为它们本身需要的就是能够适应大环境的人。国企、央企、世界五百强,再加上行业内还算不低的工资,只要它们稍微释放点信号,就不怕“忽悠”不到人。再说为什么没办法?
只能说,工作的环境、内容、强度就是如此,现在的环境已经比10年前,甚至5年前好多了。
我记得当初我刚毕业的时候,一个人管8台旋挖钻,开孔、成孔、测孔深、下钢筋笼、下导管、浇筑混凝土都得旁站,一天24小时不是在旁站就是在浇筑混凝土,每天只能趁钻进的那几个小时去补觉。
还有一天下大雪,在桥面上打灰,躲都没地方躲,把我冻得那叫一个惨。
现在想想,那会确实很苦,但也没有觉得太苦。
现在情况已经很好了,不会把大家逼得像我们那么惨。
你想工地环境跟城市CBD一样,那肯定不可能的,没有哪个单位会给你提升到那种程度。
能让行业倒逼提升,只有当他发现现在这个样子没人来干不下去了,或者是这样干损失比收益大的时候。
前者不要想了,不是每个人都是某乎、某街的精英985,央企施工单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算是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想进都进不去的那种,毕竟人家多少也是有门槛的。当年我进单位的时候还有专科,现在不是一本人家都不要。
至于后者,目前来看现在这个状态就是多方博弈后的一种稳定可持续状态,也很难打破。
更不必说改革会动多少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这帮人现在坐在上面舒舒服服的,累也累不到他们,你觉得他们会闲来无事良心发现把自己的手给砍了吗?
我最后想说的就是,你觉得工地反人类,那就对了。
工地就是反人类的,现在的施工现场就是以牺牲一部分人来换取经济的模式。不必纠结,能走就走。对于那些觉得工地还能坚持一下,尤其是很难找到比中字头更好的工作的年轻人们,我建议你们想清楚自己的去向再离开,毕竟打份工拿着份工资确保生活有保障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劝你们也不要纠结太久,每个人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转眼就过了。要不就坚定走下去,饿不死是一定的;要不就像我同学老李那样勇敢的离开,外面未必就没有机会。
这其中就是这样,就如一个太极,你越追求到你那个层次的顶端时,你才发现你的层次只是别人的开始 ,层次决定个级这是必然的,上级是永远不会对下级感同身受,只看到你的成绩,所以有才华,自找出路;还没有发光的时候就先积累吧。
上一篇: 设计院的新套路:离职员工在职期间的注册证书补贴,你得退回来
下一篇: 为什么都劝你考二建?